鸭坏死性肠炎的诱因及防治方法

2018-5-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死性肠炎是发生在种鸭的一种传染病,以体质衰弱、食欲降低、不能站立、常突然死亡和剖检见肠道黏膜坏死(故称烂肠病)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为高发季节,但无特别差异。鸭群受各种应激因素如免疫接种、恶劣的气候条件等刺激后,尤为多见。发病原因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包括具有鞭毛的原虫、类巴氏杆菌,以及魏氏梭菌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魏氏梭菌是主要的致病因子,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是健康鸭群肠道内的寄居者,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粪便、土壤、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或肠内容物中均可分离到该菌,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一般情况下,魏氏梭菌通常不致病,但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有严重应激,恶劣气候刺激,肠黏膜因细菌、球虫、蠕虫侵害,或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抗生素等引起损伤,均能诱发这种鸭病。

一、致病因素

  1、饲料突变或质量差,变质的动物性饲料;

  2、肠道损伤或球虫病;

  3、鸭舍潮湿、拥挤、卫生差;

  4、饲料中长时间添加抗生素;

  5、鸭只机体抵抗力降低。

二、流行特点

  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三、临床症状

  (1)体质虚弱,食欲降低,伏卧于地,不能站立,常被公鸭踏啄伤害,头部及翅部羽毛脱落,突然死亡。

  (2)产蛋下降或停产,产畸形蛋和软壳蛋。

  (3)排黄绿色,暗黑色稀粪,伴有血液,粘液。

四、剖检症状

  肠管肿胀,色泽变淡,质脆,部分肠管暗红色。肠腔内有多量混有血液和液体或脱落的肠粘膜碎片。病程长的肠管粘膜坏死后为黄白色与肠壁紧贴,肠管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

五、鉴别诊断

  (一)根据以上症状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无菌操作刮取病变肠段肠黏膜涂片染色镜检,或采取坏死肝组织,用2张玻片作肝组织压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可发现大量单个或成对或呈短链状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操作采集病死鸭肝脏和脾脏,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色氨酸磷酸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于37℃下培养24小时观察无细菌生长。色氨酸磷酸琼脂培养基37℃下恒温厌氧培养24小时,结果可见白色、圆形、隆起、半透明的菌落。挑取菌落,经涂片、染色和镜检,可见菌体形态与压片或涂片相同。

  3.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该菌对硫酸安普霉素、链素霉高敏。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敏,对青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综合鸭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最终诊断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六、预防措施

  应该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和预防工作,不要随便更换饲料,必须要换料时,要有计划地过渡;避免在全价饲料中额外添加鱼粉、小麦、大豆、动物油脂等高能量或高蛋白原料,以防止饲料营养不平衡造成对肠道的刺激;有计划、正确地使用抗生素,防止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行定期驱除蠕虫工作,减少肠道黏膜受损;在气候多变的时节一定要严格控制小肠球虫病的发生。

七、治疗方法

新牧特效药3天一个疗程,详情咨询或

加强鸭舍的通风换气和消毒。舍内每天带鸭消毒1次,清除水线下湿垫料,更换干燥新垫料。提高舍温2-3℃,减少应激。及时清除死鸭,运出深埋。环境每天消毒1次。

如需发布鸭鹅(交易)鸭鹅供求(鸭鹅买卖)信息带上说明(养殖鸭鹅数量鸭鹅日龄地址姓名电话)等水禽交易平台只做交易不负责价格和销售价格私下协商

发布鸭鹅买卖鸭鹅供求信息操作方法

第一是按住上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hlcs/1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