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视频
2018-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按肠梗阻的病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类。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又可分为肠管本身病变,肠管外粘连、压迫和肠腔内异物阻塞三种。非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神经、平滑肌功能紊乱或收缩无力所致,如动力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变引起的肠梗阻等。
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常见,约占90%。(1)肠管本身病变,如先天性因素包括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肠憩室,肠管旋转不良等;炎症性因素包括细菌性、结核性,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2)肠管外粘连压迫的因素,包括先天性环状胰腺,多脾症,卵黄管未闭,腹膜包裹,肿块压迫,炎症性包块;粘连包括先天性、手术后、炎症性;肠扭转,纤维索带压迫等。(3)肠腔内异物堵塞,包括吞入异物,骨块、金属物品等;胆石、柿石、粪石、寄生虫、钡剂,腔内憩室等。胆石性肠梗阻占1.5%~3%。
非机械性肠梗阻约占10%,其中动力性肠梗阻约占2.5%~8.5%,血运性肠梗阻约占1.5%。(1)动力性肠梗阻:一般包括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前者较为常见,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腹膜后血肿、胸腰椎骨折,急性胰腺炎,空腔脏器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腹腔严重感染,急性憩窒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性疾病,低钾血症等。痉挛性肠梗阻较少见。(2)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发生栓子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血循环发生障碍,可以迅速继发肠坏死。血运性肠梗阻75%病例是由于肠系膜动脉栓塞或动脉硬化性狭窄伴血栓形成,其余25%病例是由静脉血栓造成。
2.按肠壁血运分类:单纯性肠梗阻,无肠壁血运障碍。绞窄性肠梗阻,有肠壁血运障碍,甚至发生肠管坏死及穿孔。它可由肠系膜血管病变直接引起,也可由机械性肠梗阻发展而来。肠扭转及肠套叠易发生梗阻肠段的血循环障碍而成为绞窄性肠梗阻。
3.按发病缓急分类: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4.按梗阻程度分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多为急性梗阻,不完全性多为慢性梗阻。
5.按梗阻部位分类:分为高位小肠梗阻(指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梗阻),低位小肠梗阻(指回肠末段梗阻)和结肠梗阻。
6.闭襻性肠梗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它是指肠管两端受压、扭曲,中央肠管明显扩张,形成一个闭襻,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和穿孔,如肠扭转、内疝、结肠梗阻(病变与回盲瓣之间形成一个闭襻)等。值得注意的是肠梗阻的病情变化迅猛,其类型可以转化,大约30%单纯机械性肠梗阻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发展为完全性,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反复检查,及时掌握病情,及时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