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最实用的小儿急症应对手册
2017-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湖南时尚频道《你好宝贝》官方大本营!
宝宝一到秋季就咳嗽、发烧、高热、甚至患上肺炎、哮喘、鼻炎等疾病,用不用抗生素呢?头疼!拉肚子拉得脸都瘦了,心疼!医院治疗呢?人太多!其实不用这么纠结的!
辟谣篇
听说:发热是一种小儿常见病,没啥关系。解答:观点错误!发烧是小儿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但引起发烧的原因才最重要,很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发烧,轻如感冒,重则包括脑炎、脑膜炎等!
听说:孩子发热,应立即退热,热得太久,会烧坏脑子,留下后遗症!解答:不一定!超高热引起细胞变性、坏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损害人体重要器官,病原体侵害脑实质等疾病才可能影响智能!
听说:最好打针、输液,这样退热效果好。解答:观点错误!退热要坚持原则,自己退热最好,能吃药退烧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
听说:孩子抽搐会导致以后智力、运动方面的障碍。张先华: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健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听说:小孩以前有发烧抽搐病史,不用急着处理。解答:发烧并抽搐不一定就是高热惊厥,有可能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如脑膜脑炎引起。家长千万不要自查网络资料做自我的判断,及时送院救治才是最紧要的事情,病症的判断应由专业的医生来负责!
听说: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解答:肺炎不一定发热,如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等。新生儿肺炎,可能既无咳嗽也不发热,有时低体温,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听说:肺炎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解答:治疗起效需要时间,非立竿见影。原则上如病情未加剧或出现新症状,需配合医生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也易耐药。
听说:抗生素副作用大,孩子热退,咳嗽好转就停掉。解答: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需遵医嘱,忌不规则用药,疗程不够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急症处理篇
NO.1小儿高热
小儿高热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急症,因为秋冬季节天气变凉,小儿抵抗力差,易引起感冒发热。高热测量方法:腋表温度超过38.5℃、肛表温度超过39℃。
小儿发热的特点温度高低与疾病轻重程度不一定平衡;
幼儿对高热有耐受力,年长儿耐受力差;
部分儿童(6月-3岁)高热时可能伴有惊厥。
发热的危害病原体本身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分泌及蠕动功能降低,出现食欲不振等。
消耗增加:氧耗量增加、脱水、小儿惊厥等。
细胞破坏:超高热(41.1℃以上),可致细胞变性、坏死、代谢紊乱而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损害人体重要器官。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家庭常备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高热时服用
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糖皮质激素等副作用大,不推荐
可联合使用物理降温
冰枕:冰袋放在枕颈部,对较小的幼儿不建议。
醇浴:25-35%酒精,只需擦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动脉处,无需全身擦拭。(适用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情况,如已经出汗,表明体温已经开始降低,不适合醇浴。)
温水拭浴及热水澡
用温水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使宝宝皮肤血管扩张散热,体表水气蒸发也会吸收体热。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反复擦洗患儿面部、颈部、腋下、躯干及四肢。每个部位擦1-2分钟,整个温水浴时间在10分钟左右,然后用大毛巾把孩子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发红为止。
发热注意事项不宜在短时间内服用多种退热药,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体温不升、电解质紊乱、虚脱等情况。
新生儿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婴幼儿发热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病因不明时,不要滥用抗生素。
发热的错误判断╳错误的判断
1、用手摸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比妈妈的手温度高,认为发热了
2、宝宝体温超过了37℃,妈妈认为宝宝生病了,因为早晨只有36.4℃
√正确的判断
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如果觉得烫手应测体温
人体体温有波动,如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等才是发热
退热处理的错误方法捂汗退热
对成人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因:小儿的汗腺发育不完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很容易造成人为高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蒙被综合征
发热阶段:适当减除衣物
发汗时:穿比较宽松的衣服,以利于孩子排汗
白酒擦拭
家长常常就地取材,用白酒擦拭孩子额头、胸口、手脚心,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而且白酒度数高易导致酒精中毒!
正确的擦拭部位应该是血液循环最丰富的部位如腋窝、腘窝、腹股沟等!
NO.2惊厥
惊厥(抽搐、抽痉),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发生率3-7%,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常见原因发热惊厥: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
无热惊厥:癫痫、低钙、低血糖、中毒等
惊厥处理一、保持镇定
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侧卧位,松解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清除身上可能引起损伤的硬物。
不要试图限制其抖动或将物品强行放入患儿口中防止舌咬伤。
抽搐时不要给口服药物。
掐人中穴。
二、高热者
物理降温
惊厥停止后如高热,则药物降温
三、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四、注意观察、记录
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抽搐持续时间;
抽搐时表现:是全身还是局部抽搐;双侧是否对称;有无牙关紧闭、眼凝视、斜视;有无口唇青紫。
五、医院就诊
六、护送途中仍按上述方法进行急救处理
七、出现以下情况请拨
发作时间大于5分钟;
任何发作后短时间内再次发作;
呼吸困难,面色差;
NO.3秋季腹泻
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其中秋季腹泻最常见,也就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
特点季节:秋冬季(秋季腹泻)
潜伏期:1-3天
年龄:6-24月,4岁以上少见
病程:约3-8天,少数可长达10天以上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症状:腹泻,呕吐,发热,肠套叠,肝功能异常
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便次数及水分多,无腥臭味
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消化道外症状
脱水的预防和治疗腹泻的危害
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呕吐明显、精神差、抽搐等
脱水:脱水的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可以在家庭处理(口服补液盐(ORS)是最好的脱水预防和治疗药物,欧美普及率80%,全球普及率55%,中国普及率低于20%,急需普及ORS的使用)
口服补液盐注意事项:
服时不再加糖;
不宜煮沸加热;
新生儿及严重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
腹泻治疗误区之一:禁食
正确的方法是:继续喂养→调整饮食
继续母乳喂养
<6月非母奶喂养儿继续喂配方乳
>6月继续已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蛋、鱼末、肉未、新鲜果汁
鼓励患者进食,少量多餐
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及饮料
病毒性肠炎暂时改为无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
腹泻治疗误区之二:依赖“止泻”药
急性腹泻立即止泻?
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
不分情况先用止泻药,可能掩盖病情,影响肠道对细菌及毒素的排泄,加重病情,影响医生诊断;
正确方法
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
发病的原因治疗才是根本;
治疗腹泻,首先要“补水”;
腹泻治疗误区之三:过度静脉补液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错!输液代替不了口服药物作用,还可能会存在以下危险:
输液反应:当体内静脉输入了致热、致敏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就可能发生反应;
微粒危害:2-50微米的不溶性微粒有可能造成各种输液污染疾病;
输液室环境影响导致院感;
增加耐药性。
原则:能口服就不注射,医患互相信任;
小儿腹泻静脉补液适应症:
不能进食;
口服补液治疗失效;
重度脱水、严重的酸中毒;
合并有有外科疾病,诊断不明确。
腹泻治疗误区之四: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腹泻时服用抗生素,可以消炎或防治感染发生吗?也不一定!
小儿腹泻中80%是非感染性;
感染性腹泻中80%是病毒性;
细菌感染中有很多是产毒性细菌,需应用抗生素的只是很少部分;
非侵袭性细菌感染用了不仅浪费而且增加抗生素过敏或耐药的机会!
不需要用抗生素的情况:
喂养、护理不当、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等
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
NO.4小儿喘息性疾病
秋冬季节是儿童哮喘及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喘息发作的高发期!
原因随着气温降低病毒、细菌活跃,易感染
秋季尘土、螨虫、真菌等过敏原增多诱发
气候变化冷空气刺激
季节变换小儿家庭护理难度增加,易受凉感冒
预防注意减少运动
避免着凉
远离过敏原
预防喘息家庭护理通风防感冒
注意室内要通风,保持家居卫生清洁
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患感冒
防控过敏原
常清洗各种寝具的外套,控制尘螨和霉菌的生长
家庭减少使用地毯、羽绒枕头、羽绒被等
不要让有哮喘疾病的儿童亲近猫、狗等宠物
饮食
少吃过冷、过甜、过咸、油腻及含防腐剂和色素食物
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
备用平喘药物
有哮喘史或喘息病史患儿家里可备用平喘药物、雾化吸入设备及抗过敏药物
及时就医
喘息发作常出现在夜间、清晨、运动后,一旦儿童咳嗽、喘息发作经常发生,应及时就医
NO.5小儿肺炎
肺炎是指肺组织或肺实质发生的急性炎症!秋冬季节,温差变化较大,体质差的孩子易着凉后出现咳嗽不止的,一般抗生素及止咳药效果不明显,要注意肺炎,尤其是婴幼儿。
婴儿肺炎的主要症状发热
咳嗽
憋喘
肺炎容易出现并发症心衰、脓胸、肺脓肿、心肌炎及中毒性脑病等,医院治疗。
感冒与肺炎的区别呼吸快慢
感冒时呼吸正常,肺炎呼吸加快、急促。
如果孩子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就不是简单的感冒而可能是肺炎了。
症状轻重
一般来说,肺炎症状较重,常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呼吸增快或表浅表现。
重症患儿还可能出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及指甲发绀等症状。
肺炎的家庭护理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
保证病儿休息,探视者多、逗留时间过长,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
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痰多病儿,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粘稠痰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引起窒息
遵医嘱
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秋冬季小儿肺炎预防预防小儿肺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能力是关键
避免环境影响
最好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
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干爽
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带口罩
加强营养、积极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加强家庭护理
小儿衣着不过厚或过薄
婴儿不要包裹过紧
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有基础性疾病)的保护和护理
内容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综合科主任张先华,做客《你好宝贝》节目所表达的观点!请选择性参考!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