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爸科普肠绞痛or肠套叠,傻傻分不清楚
2017-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订阅哦!前不久去大理古城旅游,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挤在一个小门脸前,凭经验来判断应该是个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走进了一看猜对了一半,的确是个有名的特色小吃,但不是当地特产,而是每个“台湾街”必备的小吃:大肠包小肠。每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觉得心惊胆战,芯妈却不以为然,不就是个大肠包小肠么,有什么大惊小怪。我说这个“大肠包小肠”在我们医生看起来就是个很凶险的疾病:肠套叠。婴幼儿的时期,小宝宝经常会自发性大哭不止,也让家长一下摸不清头脑,也很容易将肠绞痛与肠套叠混淆在一起,不自觉对号入座,今天,我们就分辨一下肠绞痛和肠套叠的区别。肠套叠什么是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说通俗一点儿就是,一段肠管套入到另一段肠管中。肠套叠是指近端肠段及其肠系膜套入远端肠腔,导致肠梗阻的一种婴幼儿常见急腹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另外此病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为突然发病。肠套叠种类肠套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2个月到2岁之间,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临床表现不如婴幼儿典型,往往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较少发生血便,多与器质性疾病有关,比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炎性粘连以及憩室。肠套叠症状婴幼儿肠套叠在临床上有四大表现:腹痛呕吐血样便腹部肿物有的病儿并不一定完全具备上述四种表现,所以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在肠套叠的早期,如果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良好,体温也正常,往往太小也不会说腹痛,最容易被忽略。但是,小儿的面容苍白比较明显,精神不振也比较突出。对于婴幼儿肠套叠,关键是提高警惕,在夏秋季容易当成一般的痢疾,会使病情加重,给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痢疾在发病前都有高烧,以后出现脓血、粘液样大便,痢疾小儿多在12个月以上。肠套叠以6个月左右为多见,只要细心观察,完全可以鉴别。但因为宝宝不能正确表达,所以腹痛常常具体表现为反复的哭闹。一般是前一分钟还好好的睡觉或者玩玩具,后一分钟就强烈的哭闹,持续几分钟后又恢复成没事的状态,循环往复直到宝宝精疲力竭。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马上带宝宝就医,发现的早可以用非手术方法复位,如果真等到出现“果酱样大便”医院,恐怕只能开刀手术了。预防肠套叠预防婴儿肠套叠主要在于合理喂养宝宝:1、添加辅食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2、添加食物的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3、食物应从稀到稠。4、食物性质从细到粗。仔细观察宝宝的一切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就可大大降低肠套叠的发病率或得到及时的治疗。治疗肠套叠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用。肠绞痛什么是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指有些小婴儿(3~6个月以内)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会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傍晚及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肠绞痛症状肠绞痛是一种神秘的、非常常见的生长发育中的问题,至今没有发现确切的发病原因,而对于父母来说,尤其是新手父母,宝宝得肠绞痛是令人焦虑的。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主要会表现在:很难让宝宝平静下来,即使喂奶不总能成功,尤其在傍晚或者晚上。在哭闹的同时,还会伴随不停的蹬腿。即使你的安抚起了效果,但是哭闹马上又会重新开始,似乎任何方法都不能长久。宝宝的哭闹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持续1小时以上,尤其在半夜,这种哭闹会让你觉得时间更加难熬。你会发现,宝宝每天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哭闹,好像上了闹钟一样。(图片来源于网络)缓解肠绞痛喂奶及忌口这是最容易让孩子恢复平静的办法,吸吮让他拥有安全感,吃母乳还能有效的防止牛奶过敏的发生,所以,这通常也是妈妈们最先想到的招数。通常母乳妈妈还可以通过适当忌口来减少婴儿的肠胃胀气,哺乳妈妈不要吃辣椒、葱、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吃豆类、奶制品和含糖多、易产气的食物;少吃牛奶、鸡蛋、鱼虾以及坚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应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过敏宝宝选择防过敏奶粉),且温度不要太热或者太凉;不宜让宝宝太快、太多、太饱地吃奶;避免宝宝的小肚子受凉;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给宝宝吃配方奶,都别忘了在宝宝吃奶的过程中和吃奶后给他拍嗝,这能帮助宝宝减轻吃奶时因吞下空气而造成的肠胀气。按摩腹部将宝宝放在床上平躺。家长先将双手搓热(或是抹一些润肤油或抚触油),再用一手的手掌心以顺时钟方向,绕宝贝肚脐1公分外作环状按摩。按摩时手掌必须稍微用一点力轻压,不要只是摸摸肚子表皮。一次约按摩5~10分钟,直到宝宝的肚子发出咕噜声、排气或排便为止;要是宝宝不再哭闹,也可以停止。轻晃或飞机抱飞机抱就是打嗝打不出放屁又费劲的时候用的一种姿势,平时没事儿也可以这样抱抱,对宝宝肠胃的蠕动也是有好处的。有的妈妈会担心压着宝宝肚子,请记住您的胳膊是支撑住宝宝的肩颈,小脸蛋儿可以趴在胳膊上,并且宝宝的腹腔是有骨架撑住的!变换姿势可用一手托住宝宝的颈部、一手托住屁股,让宝宝直立式倚靠在妈咪肩膀上,这是小婴儿相当喜欢的抱法。或者采用横抱的姿势,以下蹲起的失重感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个方法曾经让我们屡试不爽,推荐)白噪音熟悉的声音会让宝宝有安全感。有些声音也会有相似的效果,比如吹风机、吸尘器,水龙头出水的声音,甚至是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所以可以下载一个白噪音的app放给宝宝听,或者带着他开车出去一圈,宝宝也会停止哭泣。吃药缓解可以吃一些益生菌类药品或者西甲硅油来缓解肠绞痛,原理也就是因为小宝宝的发育不健全,促进肠胃蠕动,来缓解气体无法正常排出的痛苦。安抚奶嘴使用安抚奶嘴同样是让宝宝冷静下来的一种方法,但有时候会在吸允的过程中吸入更多的空气。两者区别肠套叠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哭闹、蜷着身体、拒绝触摸腹部,会出现便血。一般而言,肠套叠发生几小时内就会出现明显症状,便秘2~3天才会出现症状。而肠绞痛是因肠内气多所致胀气,顺时针按摩腹部可缓解哭闹。按揉腹部使孩子逐渐安静的应该是肠绞痛,但如果是肠套叠,医院检查治疗。另外,肠套叠的特征是孩子经常会哭闹一阵、又休息一阵,再继续哭闹,这是因为肠套叠指的是小肠与大肠套在一起,当肠道收缩时,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感,甚至合并呕吐、解出像草莓酱的血便。不过新生儿出现肠套叠的机率较低,好发年纪通常为6个月~2、3岁的孩子。医院对肠绞痛这类生理性腹痛没有治疗方案,等3-4个月肠胃功能成熟一般都会自动恢复,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想办法有效缓解宝宝的不适感,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他科普文章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