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仔猪杀手仔猪红痢来源症状诊断
2021-5-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蓝字
本菌的芽孢对外界抵抗力很强,猪场一旦有此病发生,常顽固地在猪场扎根。
02
传染途径
主要是经消化道接触传染。仔猪出生后就接触污染的环境或乳头,由于初生仔猪肠道是无菌的,加之幼猪消化道特别是胃肠道生理机能不完善和不稳定。魏氏梭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 流行形式多为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同一猪场中,有些繁殖母猪圈发生,有些则不发生,可能与母猪肠道中带菌有关。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地差异较大,就是在同一猪场中,各窝仔猪间也有较大差异。发病率最高可达%,死亡率是20%-%。本病呈世界性的分布,各国均有报道。本病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或1-2d。
03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
多为1日龄的仔猪发病,当天或第2天死亡。部分病例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只见到精神委顿,拒食,或尖叫等。初生仔猪突然排血便,后躯沾满血样稀粪,病猪衰弱无力,处于濒死状态。少数没有下血痢,便昏倒或死亡。
急性型
患猪体温升高不明显或略微升高,达40.0-40.5℃。病程2d左右,常维持2-3d后死亡。病猪开始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液体粪便。患病仔猪皮肤干燥无弹性、重度脱水,表现不吃奶,两后肢与肛门周围沾污暗红色血样粪便,不愿运动,日益消瘦,衰弱无力,最后衰竭死亡。
亚急性型
病猪呈现持续的非出血性腹泻,初排黄色软粪,其后粪便呈清水样,内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呈类似“米粥”状粪便。表现食欲不振,极度消瘦和脱水,一般在出生后第5-7d死亡。
慢性型
病猪在一周以上时间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是黄灰色,带黏液,会阴部和尾部附有粪痂,病猪逐渐消瘦,生长停滞,不死者多成为僵猪,几周后死亡。
04
鉴别诊断
仔猪红痢
病原为C型产气芽孢梭菌,1-3日龄仔猪多发,7日龄猪也可发病,且一年四季均发。病猪拉血样稀便,粉红色,棕色,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剖检,以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小肠粘膜广泛出血坏死,深红色,表面附有灰黄色坏死伪膜,易剥离。
仔猪黄痢
病原为大肠杆菌,3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高,主要系母猪粪便带菌而污染乳头所致。仔猪生后数h,或1-3d突然发病。腹泻,粪便稀薄呈灰黄色或黄白色。极度消瘦,脱水严重。剖检,以小肠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充血、出血、肿胀、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仔猪白痢
病原也是大肠杆菌,10-30日龄仔猪多发,全群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猪拉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糊状稀便。剖检,肠壁变薄,卡他性肠炎,胃黏膜潮红,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
05
推荐产品
纯中药解除拉稀状态
功能主治
1、本品引进澳大利亚的生物活性技术,应用微生物将优质名贵的中药材发酵,从而提高药效。
2、仔猪先护“肠胃膜”保“胃肠温”,是彻底解决所有腹泻的根本。
3、母猪“大围产期”保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出生重和断奶重;拉伸仔猪骨骼生长,促进肌肉和神经发育。
4、主治猪群诸类腹泻、诸多“减食”诸类“掉膘”、“僵猪”。
5、改善“仔猪掉膘”,保育仔猪多增重3-5公斤,提高仔猪成活率,对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无毛僵猪效果较佳。
6、具有诱食性强、提高仔猪采食量、呆吃呆长、不拉稀、皮红毛亮、促进生长等功效。
完
推荐阅读白云牧港诚邀您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疾病的克星,养殖场的保护神
蓝耳病的“克星”——蓝匪净
猪群的中毒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催肥行动(一)
后“非瘟”时代,催肥行动(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