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治疗后为什么还会腹泻

2021-4-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

  腹泻是肠癌的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很多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后任然出现了腹泻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肠癌治疗后出现腹泻的常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因素:大肠癌手术需要切除部分肠段,造成肠粘膜吸收面积和肠管内有效容积减少,导致大便含水量增加,排便次数增多。有的中低位直肠癌要求保留肛门,由于肿瘤离肛门较近,位置较低,手术时需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组织牵拉可能使肛门括约肌或盆底神经损伤,导致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也可致腹泻。

  一般手术后三天肛门排气开始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或粥类,逐渐过度到半流质、普食,饮食要清淡、温和,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高渗、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特别是化疗期间,更不能吃油腻海鲜等难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增加水盐吸收。

  2)化、放疗因素:大肠癌手术后,大部分需要辅助化疗,部分直肠癌患者术后还要放疗,目的是提高根治率,减少复发转移。但是化疗药物对肠壁可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引起肠壁细胞坏死,造成吸收障碍,而致腹泻,放疗可引起放射性肠炎,出现腹泻。

  轻度腹泻患者每日排便4次者可不予止泻药,每日排便次数在4次以上但少于10次者,可给予复方苯乙哌啶1-2片/次,2-3日/次口服;中度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在10次/日以上,给予复方苯乙哌啶2片/次,3日/次口服;一般经服药两天腹泻症状可减轻;重度患者,排便次数在10~20次/日,应及时就诊,给予静脉营养治疗,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肠道内环境因素:大肠癌手术后肠内环境发生了变化,某些有益的定植细菌数目减少,又加上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对抗生素敏感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某些抗药菌株及有害菌群得以大量繁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引起肠内菌群失调,而致腹泻,可选用肠道菌群调剂药物如双歧杆菌制剂等。

  4)饮食因素手术后患者往往身体虚弱,家里人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鸡鱼肉蛋自不必说,海参、鲍翅也想法送来,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更是应有尽有,恨不得让患者一下子全都吃了,其实,这时候患者的胃肠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有的东西吃了没法吸收,有的东西并没有其宣传的功效,吃多了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zgs/20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