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时常见的疾病草鱼出血病

2024/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病原:水生呼肠弧病毒科的草鱼出血病病毒,分节段的双链RNA.病毒。

症状:全身性出血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如,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出血严重时鳃因贫血呈现灰白色,血色变淡;肠壁充血,但仍具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因血量减少,实质器官颜色变浅。可分为三种类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毛细血管出血并形成微血栓,各实质器官细胞变性、坏死。

流行情况:全国范围内发生,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体长7-10cm的鱼种多发,发病死亡率可达80%以上;流行季节是6-9月,8月为流行高峰,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

鉴别诊断:根据症状进行临床诊断,同时应注意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的区分。可选用具有高度灵敏性和准确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粘液较少;后者肠壁弹性差,且黏液较多。

防治: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措施;用草鱼出血病疫苗进行人工免疫;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lff/22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