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丨肠道共生细菌与缺血性卒中的

2020-8-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除了促进消化和诱发感染之外,肠道菌群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能力,能促进免疫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可诱发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种类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因此,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显示,共生肠道细菌对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有着深刻的影响。近日,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费尔家庭大脑和心智研究所的CorinneBenakis等人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改变微生物群是否影响卒中小鼠的急性和长期预后。

研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接受抗生素混合物或单一抗生素。4周后,用qPCR法测定16SrRNA基因的粪便细菌密度,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类。分别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后3天和5周测量梗死体积和半球体积损失。采用胶带测试和旷场实验评估神经功能缺损。

研究结果

在卒中急性期,用抗生素混合物治疗的小鼠显示梗死体积显著减少。野生型微生物群对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被消除。单用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而不是新霉素)治疗足以减少脑卒中后3天的梗死体积和改善运动感觉功能。这种神经保护作用与特定的微生物群而不是总细菌密度有关。特别是,针对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的随机森林分析显示,类杆菌S24.7和芳香代谢酶途径可区分大梗死面积和小梗死面积。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氨苄西林治疗的小鼠体内的微生物群特征与肠道炎症减轻、刻板行为改善所显示的长期良好结果、脑组织损失减少有关,并预测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途径的调控。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在缺血性卒中短期和长期预后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地改变与特定微生物酶途径相关的微生物群可能为高危卒中患者提供预防策略的可能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lff/18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