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被误以为肠胃功能紊乱,其实是肠套

2020-8-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1月12日上午,4岁半的希希(化名)上幼儿园时突然肚子疼,爷爷奶奶赶紧把他接回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医院开的药,可是没想到休息了半天后希希腹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并开始呕吐,面色苍白,表情痛苦,精神越发萎靡。

图片来源网络

爷爷奶奶焦急万分,赶紧打车带医院儿科就诊,儿科单春明主任医师为希希进行体察,触诊发现小朋友的右上腹有腊肠样包块,估测在2.5*5cm,凭借多年治疗肠套叠的丰富经验,单春明主任考虑十有八九这就是需要和时间竞速抢治疗时间的急腹症“小儿肠套叠”了。

医院儿科单春明主任医师

单主任紧急通知了超声科孙皓主任,立即进行彩超检查,发现希希右上腹有不均质低回声包块,横断面呈“同心圆”。果不其然,确诊为“小儿肠套叠”,而且是肠套叠中的比较严重的“小肠套大肠”,套叠部分长达7cm。

B超下提示肠套叠

单春明主任医师考虑希希暂时不发热、无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争取非手术。立即予以肠道解痉镇静药物,为希希行腹部B超下肠套叠液体还纳术,超声科孙皓主任医师B超协助。但此种方式水压控制难度高,还需要丰富的经验以手法按压辅助复位,对医生的经验和操作要求较高。

儿科单春明主任医师(右)超声科孙皓主任医师(左)行腹部B超下肠套叠液体还纳术

单春明主任在彩超扫查监视下向孩子的直肠置入一根导管,通过导管注入温生理盐水,根据结肠充盈程不断度不断观察、调整水压,同时予以手法复位,按住肿块配合水压,轻轻按摩腹部,整个操作过程中,希希很安静没有丝毫疼痛抗拒。经过几次调整后,希希腹中肠套叠包块逐渐消失,复位成功,此时的希希已安静入睡。

儿科团队查房

复位术后第二天,希希排便正常,常规检查均恢复正常。单主任查房时,恢复健康的希希已经在病房活蹦乱跳,开心地告诉单主任:“我长大了也当医生!”希希的爷爷奶奶激动的表示:“孩子爸妈在外地出差,当时孙子肚子疼的不能站立,我们老两口带孩子责任重大,是把命都交到医生手里了。医院的医生认真负责,孩子这么快就恢复了健康。”

儿科、超声科团队与家属合影

单春明主任提醒,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症,一般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起因是孩子的一部分肠管套入了邻近的一部分肠管里,而套入的肠道因缺血发生水肿,肠壁糜烂,从而出现便血,如不马上复位,会因肠供血不足致肠坏死、肠穿孔,以致危及生命。当孩子出现阵发性腹痛、阵发性面色苍白、精神不好,或者频繁呕吐、有果酱样大便时,家长要警惕是否肠套叠。发生肠套叠后如果不及时就医,严重时就需要采取手术方式,对孩子伤害大。

医院儿科单春明主任医师

儿科李海浪主任介绍,随着人们对环境自身安全意识逐渐提高,对放射引起的远期并发症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lff/18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