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家解析为何我国家禽肠道细菌病
2017-9-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了解养殖技术,请 湖北农业科学院邵华斌副院长认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家禽养殖模式多样,家禽肠道细菌病流行呈现出以下特征:
1、家禽细菌性病原种类复杂:除去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仍然流行,新发的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也时有发生,难以控制;
2、某些细菌毒力增强、致病性增强:病禽脑内细菌分离率升高;
3、细菌血清型分布广泛,同一地区细菌优势血清型增多;
4、多病原混合感染普遍;
5、继发感染严重;
6、耐药性的增强使得细菌更加难以控制,显得毒力越来越强;
此外地面平养,散养方式,使得管理相对粗放,可促使肠道细菌病加剧等特征。
除去细菌病原种类复杂,血清型多样,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等特点。我国由于自身的养殖环境等因素,造成我国家禽肠道细菌病难以控制,其原因包括:
1、环境因素由于我国养禽业发展过快,环境控制水平层次不齐,部分鸡舍条件较差,粪污处理系统极不规范,造成污染严重,细菌繁殖加快。
2、饲料鱼粉等原料携带大量沙门氏菌;饲料霉变;运输、贮存过程污染;饲料加工没有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执行。
3、引种种鸡体系不完善,部分小型种鸡场供应安全保障不足;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禽结核、大肠杆菌等蛋传性病原菌随品种的引进而引入;种鸡场鸡白痢、鸡伤寒阳性率较高时,往往造成雏鸡先天性感染严重。
4、病毒病的感染病毒病的感染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抑制,常诱发细菌的入侵和大量繁殖,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
5、免疫我国家禽细菌性疫苗不足,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血清型众多,分布广泛,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区域使用效果差异显著;此外商品禽类生长周期短,油乳剂疫苗产生效果所需时间较长,而且存在吸收不完全而影响胴体品质的现象;另外我国缺乏高效、安全的细菌病疫苗。
6、投药我国在控制家禽肠道细菌性疾病用药时存在以下四点问题:过分依赖抗生素;不通过药敏试验,随意选择药物;任意增加剂量;忽视药物的拮抗作用。
综上,邵华斌副院长总结了我国家禽肠道细菌病综合防控策略,主要包括:
加强环境控制;慎重引种,防止蛋传细菌病;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禽群健康水平;合理用药;加强细菌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做好免疫预防;增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我国家禽饲养规模化、标准化还有待完善,小散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完全控制家禽肠道细菌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对此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家禽产品中的兽药残留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希望通过国家、专家、养殖户多方的共同努力使家禽肠道细菌疾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为养殖户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二、美国科宝公司全球营养技术总监Dr.SteveBolden:肠道健康是全球家禽业发展面临的极大挑战
肉鸡养殖业在全球领域不断地扩张发展,然而价格高昂且不容易获得的土地、稀缺的专业饲养工人、以及水、燃料、木材等自然资源和原料成本的攀升,导致在很多地区鸡舍的饲养条件以及空舍期非常有限,这会影响到肉鸡的健康管理。不仅如此,持续上涨的饲料原料成本、效能低下的肠道健康类药物,以及“植物饲喂”产品和抗生素替产品的消费需求,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工厂和政府对关系到诸如饲料和粪便污染问题的监管变得更加严苛,这无不关系着肉鸡全球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美国科宝公司全球营养技术总监Dr.SteveBolden以肉鸡为例如是介绍。而以上因素则导致了保持良好的家禽肠道完整性成为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在报告中,Dr.SteveBolden认为鸡只健康、营养、舍内管理和屠宰准备等方面需要综合考量才能实现家禽肠道的健康管理,“我们必须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方面。”
Dr.SteveBolden,奥尔本大学鸟类生理学硕士,乔治亚大学家禽营养博士;拥有27年美国肉鸡行业经验;担任过营养师、活禽运营副总裁、工厂运营高级副总裁等职务;年加入美国科宝公司。
三、澳大利亚昆斯兰大学教授Dr.WayneL.Bryden:霉菌毒素是家禽肠道健康的隐形杀手
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危害众所周知,急性的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呈现出明显的疾病状态,而慢性的霉菌毒素中毒更多的是表现为畜禽生产性能变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超过25%的谷物都被霉菌所污染,整个污染过程涵盖了谷物收割前、运输、仓储、饲料加工、饲喂等环节。
澳大利亚昆斯兰大学教授Dr.WayneL.Bryden透露:在年进行的一项全球霉菌毒素发生率的调查中,41%的地区发生霉菌毒素超过1种以上,仅发生有1种霉菌毒素的地区占35%,未发生霉菌毒素的地区仅为24%。霉菌毒素的主要类型是玉米黄曲霉毒素、呕吐霉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等。年,中国中部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5省中,同时超过了3种霉菌毒素发生。抽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烟曲霉毒素污染率达到了%。
Dr.WayneL.Bryden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各类型霉菌毒素对家禽肠道作用症状的种种表现,表明没有单一的方法能够解决霉菌毒素的危害影响。对于低污染的饲料,可以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或降解真菌毒素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霉菌毒毒对家禽生产带来的风险。
尽管大家一致认同各类霉菌对畜禽生产的危害后果,但据了解,国内部分知名的饲料企业、规模化养殖企业仅在幼畜饲料、种畜禽料中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等产品,并没有在动物生长的各阶段饲料中普遍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检测标准及监测手段。“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的选用更优质的饲料原料,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检测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效果。”一家大型饲料企业技术总监无奈的说。
四、澳大利亚南澳研究和发展研究所DrValeriaTorok:如何更好的发挥肠道微生物的饲料消化率
家禽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巨大,对家禽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特征,以便其最大的发挥性能,促进家禽生长是十分有意义的。澳大利亚南澳研究和发展研究所的DrValeriaTorok认为:
肠道微生物是细胞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它的数量比宿主细胞的10倍还多,总体来看,微生物基因组的编码能力要大大超过宿主的基因组。然而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只有20%的肠道微生物是可培养微生物,而另外的80%则是不能培养的。我们现在的研究则只集中于这20%。
DrValeriaTorok通过三个在澳洲开展的饲养试验分析肠道微生物与饲料利用效率的关系。这三个实验分别为:分析肉鸡肠道与日粮调节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和分布;鉴定出肉鸡肠道与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改善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通过定向克隆和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出肉鸡肠道与生产性能改善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种类:其中通过qPCR方法鉴定出,添加15%小麦、58%高粱的饲料配方,家禽饲料消化率最高。
DrValeriaTorok同样通过试验鉴定出回肠和盲肠分别有3、5个OTU与肉鸡生产性能相关,其中部分细菌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已经确定,例如普通拟杆菌可以抵抗鸡肠道沙门氏菌的侵袭,减轻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
综上,肠道微生物可影响动物生产、健康、福利、食品安全和环境;日粮、日龄、遗传和管理等因素均可以影响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日粮组成对肠道微生物区系有显著影响。通过合理的日粮构成,科学的饲养可以合理的调节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
南澳研究所是南澳政府主要的研究所,主要从事渔农矿业方面的研究;研究所从事科研、技术、经营和后勤人员约人;有13个分支机构分布在澳洲阿德莱德及其周围城市,有四个研究部门,其中畜牧和农业体系成立于年。
五、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学研究中心Dr.JoshuaJ.Gong:抗生素依然是单一控制家禽肠炎的最好方式
现阶段,抗生素依然是单一控制肠炎最好的方式。禁用抗生素后,克制家禽坏死性肠炎成为影响家禽健康生长的头号挑战。
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学研究中心的Dr.JoshuaJ.Gong介绍:因坏死性肠炎导致的全球家禽业经济损失每年高达亿美元。
Dr.JoshuaJ.Gong的报告围绕肠道健康的定义、影响肠道功能的因素、免肠道主要的功能、肠道微生物功能、如何确定起关键功能的肠道微生物、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特定途径几方面展开。
据了解,通过对无菌动物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家禽肠道成熟,提高免疫,抑制病菌,促进生长,降解不易消化的食物;能够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维生素,对肠道健康极其重要。而肠道的细菌密度极高,小肠细胞数量-9cells/g,大肠细胞数量达到-13cells/g,一般通过定向调控菌群来确定起关键作用的肠道微生物。
事实上,一些病原菌往往又是正常的菌群成员,如属于正常菌群成员的产气荚膜梭菌在大量增殖时,就能诱发家禽坏死性肠炎,这也是禁用抗生素后对家禽生长的头号挑战。实验显示,“包被精油控制肠炎的效果与抗生素相近,对肠炎的确是有显著的效果。”Dr.JoshuaJ.Gong最后补充。
六、中国农业大学呙于明教授:通过营养元素加强家禽自身屏障功能
家禽的肠道疾病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那么通过营养调节的方法改善家禽肠道的天然屏障功能也许是最佳的解决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呙于明教授认为:
家禽的肠道屏障主要由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物理屏障以及免疫屏障组成,每个屏障各司其职,共同保护肠道健康。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改善家禽肠道屏障功能,可以更好的维护家禽健康,提高生产收益。
呙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锌对家禽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适量的在饲料中添加锌元素,可以提高家禽肠道屏障功能的发挥,但过量添加后,效用则不再明显增加。之后,呙教授分别介绍了苏氨酸、益生菌与益生元、溶菌酶、木聚糖酶、多糖、表皮生长因子等营养因素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黏液蛋白、紧密连接蛋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表达,有利于肠道相关淋巴系统发育的营养性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均能增强家禽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
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Dr.KirkC.Klasing:营养,改善应激状态下肠道健康的有效措施
在家禽肠道健康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营养和免疫反应联系非常紧密。几乎日粮中的所有养分在维持最佳免疫功能上都起到基础性作用,营养缺乏或过剩对免疫状态或病原菌敏感性都会有负面影响,维持免疫活性避免炎症非常重要。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Dr.KirkC.Klasing围绕改善应激状态下肠道健康的措施与方法发表演说,系统介绍了免疫反应的三种存在形式,以及与动物营养的逻辑关系。“一只1kg鸡消耗≈每日15g食物性抗原产物≈15g抗原和共生菌落的总和”,免疫系统检测抗原的能力可达到10-9g/ml的水平。
Dr.KirkC.Klasing在报告中对允许生长促进性抗生素(饲喂天然防御蛋白、各种抗菌性添加剂的作用均类似于抗生素),阻止微生物迁移,在破坏炎性反应的代价下加强特异性免疫;建立使用大量营养元素优先的机制,减少炎症的免疫调节物质,免疫调控性营养物质的影响等学术问题进行了逐一探讨。
Dr.KirkC.Klasing认为解决可疑性病原体仅仅是解决了家禽肠道众多健康问题之一;更可以通过供给免疫系统,饲喂病原体,饲喂互利共生和一般共生微生物菌落,重整免疫系统等营养措施,降低减低肠道免疫反应的生产性能成本和营养成本。
据了解,明确免疫反应中的营养需要量以及营养调控措施,对在畜牧生产中替代抗生素使用或抗生素减量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农业与生物科学学院家禽科学系Dr.PeterFerket:鸡胚“第一餐”的好处
年底的“速成鸡”事件,给了肉鸡养殖业以沉重打击。这主要是消费者对肉鸡的生长数据还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水平。近50年来,通过育种公司的共同努力,目前42日龄的肉鸡体重已由年的g增长到年的g(罗斯的生长数据)。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肉鸡孵化后的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的增加。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农业与生物科学学院家禽科学系Dr.PeterFerket则提出通过孵化期给予鸡胚“第一餐”以及出壳后前三天的营养供给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Dr.PeterFerket通过试验证实,在鸡胚期间给予鸡胚给养可以更好的促进肠道发育、改善骨骼健康、提高产肉量、提高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功能。
同时出壳后前三天让雏鸡尽早吃到易消化的饲料,提供最优的环境卫生条件,也可以促进肠道的早期发育,增加肉鸡胸肌的生长效率。
Dr.PeterFerket的试验给予了肉鸡养殖户和育种公司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外已有企业研制出可以提供鸡胚供给和早期营养的设备,希望不久的将来,我国也可以有相应设备,从而更好的为养殖户增加养殖收益。
九、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Dr.IliasGiannenas:精油,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动物生产中使用抗生素。一方面消费者需要更高质量的安全食品;另一方面生产者则希望生产具有高性能的产品,人们迫切希望找到天然产品,因此能够支持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控制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或原生动物的替代产品和方法成为人们 植物提取物具有高活性,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自年以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来自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Dr.IliasGiannenas重点就植物提取物的功用、对家禽消化率的影响、抑菌机制、以及对不同植物提取物的杀菌效果比较等多方面探讨,通过充分的试验数据对比证明:植物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家禽生长性能以及肠道卫生,减少球虫病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
据悉,中国传统的中药药材,在过去50年来,因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而逐渐落寞;但在最近的10年来,其植物提取物及其精油在动物的体外应用中则日渐重要。如黑胡椒、绿茶叶子、止痢草,丁香油、牛至油、百里香醇、茶树油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抗球虫效果。
同时,Dr.IliasGiannenas指出,因为不用植物来源的精油抗菌活性不同,在动物体内外的作用结果并不一致,其合理并优化使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精油的应用与否在饲料生产中已经成为热点,但对于精油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国外发布的一些研究报告,国内尚无权威的机构发布相关的研究说明,对是否在饲料中添加精油则持谨慎态度。
十、西班牙IRTA研究中心研究员Dr.JoaquimBrufau:欧盟的后抗生素时代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事件愈演愈烈,欧盟自开始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助长抗生素,目前欧盟的现状如何,遇到了那些问题,又有何解决措施,西班牙IRTA研究中心研究员Dr.JoaquimBrufau认为:
欧盟自年开始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助长抗生素。然而助长抗生素的禁用却降低生产性能,尤其幼龄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增加了抗病用抗生素的使用量。据Dr.JoaquimBrufau介绍,年后,畜禽,尤其是猪中抗病用抗生素的使用量明显增加。
针对上述情况农场需要通过改善管理、饲喂制度与饲料组成、使用AGP替代物。
而AGP替代物的使用应该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前的各位专家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Dr.JoaquimBrufau介绍了未来养殖的发展方向,就是动物福利的实行。日前,我国首部动物福利通过了专家认证,但整体而言,我国步入后抗生素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