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全身遭殃!6个细节让血管不堵1

2016-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血管堵了,全身遭殃!6个细节让血管不堵1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血管就像一个复杂的管道系统,连接各个零件,输送营养、排出废物。

一旦“生锈”或“堵塞”,就会导致机器故障,甚至罢工。

  血管内一旦出现了斑块,相当于在人体安装了“不定时炸弹”,粥样硬化斑块会让人们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血管斑块一旦变成血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血栓堵到哪里,就会伤到哪里

  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医院心内科教授洪昭光说:

  “血栓是血管里的罪犯,堵到哪里,就会造成哪里的器官损伤。”

  1、血栓若堵在脑血管中,可使脑细胞坏死,轻者发生腔隙性脑梗,重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

  2、堵在冠状动脉,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发生心跳骤停;

  3、堵在周围动脉血管中,患者会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坏疽而截肢;

  4、血栓若堵在小肠、肾脏等部位,还可引发肠坏死、肾栓塞等。

6个细节清理血管斑块

  

化掉血栓,打造健康血管

  人的血液和血管是对唇齿相依的“兄弟”,如果血液干净,也就不容易藏污纳垢,血液动力也会正常,从而保证了血管健康。

  虽然血管的老化我们无法抗拒,但下面六个方法,却可以保持血液干净、减缓血管老化进程。

  长期坚持,还能清理血管斑块、化掉血栓,让血管保持年轻,不堵塞、不“生锈”!

01.三餐都清淡,血管斑块自然散

  一日三餐吃得清淡,有益心脏和血管。

  在一日三餐中,不妨养成下面几个小习惯,对保持血液干净、保护血管大有好处。

1.早餐:喝一杯豆浆

  豆浆不仅美味,还对血管有益。豆浆富含身体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

  建议大家适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物美价廉的豆类就是不错的选择。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延缓衰老、应对更年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非常有益。

2.午餐:最少吃够克蔬菜

  现代营养学认为,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

  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饮食中应该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而成人每天要保证摄入克至克蔬菜。在午餐摄入克蔬菜,能够保证每天最低的蔬菜摄入量。

3.晚餐:限油、限盐、限糖

  晚餐前,很多人会觉得饿,更可能“饥不择食”,摄入洋快餐、方便面、甜食等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

  但高油食物会提高血脂水平,盐摄入过多可造成血压升高。

  糖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最终加速血管老化,威胁血管健康。

  晚饭前如果感觉饥饿难耐,最好以苏打饼干、牛奶等暂时充饥,远离高油高盐食物。

 02.吃血管“清道夫”,清理血液垃圾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

  另外,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每天吃一点血管“清道夫”,能够清理血管垃圾,减少血管斑块形成的机率,让血液保持干净、让血管保持弹性。

03.坚持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坚持运动还能把血液中的“坏”物质代谢掉。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走”,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走路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美国官方建议,每天1万步最有益健康。空间较小时也可以原地踏步。

04.戒烟限酒:降低血液黏稠度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05.作息规律,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建议大家一定要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

06.睡前给血管做套操:增强血管弹性

  马寅初活到百岁,就与他每天做“血管体操”有关。

  这种血管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时“冲走”血管内的垃圾。

  另外,大步快走也是一节不错的心脑血管操,可以增强肌耐力并增强血管弹性。

  方法: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

  做“操”时先冷后热,交替5—10次,每次持续2—3分钟,最后以热水浴结束。

1个绝招保持血管健康

海源通——您血管垃圾的清道夫

软化疏通全身血管、溶脂、排脂、平滑血管内壁、活化周身神经、打通微循环、激活人体细胞、排除体内多余脂肪、湿气、毒素,使人们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气血充盈。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云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9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