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要如何诊断可通过这5种检查方法

2020-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缺血性肠病是因为小肠和结肠供血不足而坏死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疾病,缺血性肠病常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常由某些严重疾病而诱发,受累血管可以广泛而持续性痉挛,早期这种功能性痉挛是可逆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容易迅速发展成为缺血性肠坏死。缺血性肠病要如何检查诊断?1、实验室检查分析常规及生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是否增高,可有血浓缩,能检查出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是否紊乱,还能分析LDH、血淀粉酶增高,从而诊断缺血性肠病。2、腹部X片腹部X线平片能看出是否有肠胀气肠扩张,严重者门脉内积气。分析腹部X线造影是否可见肠壁增厚,黏膜是否水肿或者糜烂,溃烂,血管造影表现为阳性率最高血管充盈缺损,分支变窄、不规则血流减慢实质期染色增加。3、多普勒彩色超声还可以运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测定门脉和分支的血流量并判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门脉主干有无血栓形成从而诊断缺血性肠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又称彩超。4、结肠镜检查可以运用结肠镜检查诊断缺血性肠病。分界明显的局部肠段病变一般不累及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多发糜烂或不规则溃疡;黏膜下水肿出现铺路石样改变、蓝色血肿。由于黏膜下血肿很快会被吸收,因此,发病后两天内结肠镜检查对于诊断非常重要,几天后复查变化显著。慢性型可见息肉样增生,肠腔狭窄,结肠袋消失。5、CT动脉成像CTA诊断慢性缺血性肠病很普遍。可以详细的提供肠系膜上动脉的狭窄严重程度,肠胀气,门静脉气体的缺血情况,还可以显示有症状的患者其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和餐后血液逆流情况。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大多可以采取药物,根据不同病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除了治疗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饮食上要保持清淡,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能止泻的食物,比如薏苡仁、苹果、乌鸡、乌梅、山药等,还要注意忌吃产气食物,不要吃生冷瓜果,要忌吃牛奶与海鲜。以上介绍的是缺血性肠疾病的检查方式,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在遇到这类疾病时冷静处理,也能进行更准确的检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19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