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并发症护理指导肠造口狭窄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风里雨里

我们一直陪伴你

亲爱的造口朋友们,造口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肠造口狭窄。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肠造口狭窄

听说伙伴们都准备好啦◎⊙◎

肠造口狭窄

肠造口狭窄是肠造口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术后8天到数年不等。

美国发生率为4%,国内相关资料显示为6%~15%。

造口狭窄有深浅之分,轻度狭窄者外观皮肤开口缩小而看不见黏膜,深度狭窄者外管正常,指诊时可发现造口呈现紧拉或紧窄状。

1

发生的原因

1.浅层狭窄多因手术时腹壁皮肤或肌肉腱膜切除过少造成斑痕狭窄。

2.结肠造口狭窄多发生于钳夹外置造口,因结肠浆膜外露受刺激引起浆膜炎,产生肉芽组织,继而形成斑痕、收缩,与皮肤切缘共同形成环状斑痕狭窄。

3.深层狭窄多发生于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前鞘未做充分切开,造口下端的结肠扭结、组织坏死引起的纤维化,肿瘤细胞增生压迫肠管。

4.造口周围皮肤化脓性感染,愈合后形成斑痕挛缩,引起肠造口狭窄。

5.早期因造口血运障碍、感染或隧道过窄、腹壁切口过小导致造口狭窄。

6.晚期造口患者由于粪便刺激造口肠管的浆膜而发生浆膜炎以致肉芽组织增生、斑痕挛缩导致肠造口狭窄。此外,克罗恩病复发及肿瘤的局部压迫导致的造口狭窄亦不可忽视。

2

临床症状

大便变细、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腹胀、腹痛。

3

狭窄的程度

狭窄

造口周径小于或等于患者本人小指前段且出现排便困难者,可考虑为狭窄。

轻度狭窄

排便费力但还能排便,是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排便费力,需借助手压腹部或使用药物协助排便者,是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排便困难,虽借助手压或药物仍无效,长感觉腹痛、腹胀,甚至出现不全肠梗阻者,是重度狭窄。

4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程度较轻者可容小指或示指尖通过时,可用手指扩张造口,但注意不可损伤造口。

小指扩张造口

示指扩张造口

扩张造口的方法:戴手套,小拇指(开始时先用小拇指,慢慢好转后改用示指)涂润滑剂轻轻进入造口,停留5~10分钟,每日两次,需要长期进行。

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要留意是否有粪便阻塞造口,了解有关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若存在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诊治,不要自行服用泻药,以免加重病情,如情况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如玉米、蘑菇等以免堵塞造口。

泌尿系统造口狭窄,可能需要放入导管引流保持尿液的排空。如因造口狭窄引起尿潴留、感染、尿液逆流,应行X线或B超检查肾脏是否重大。

5

预防措施

01手术措施

1.选择血供正常的肠段,在剪裁乙状结肠血管和修剪造口周围组织时,注意保持造口肠段血供。特别是直肠癌手术时,由于强调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肠膜下动、静脉,故要注意保护乙状结肠的血管弓,以保证造口结肠的血供。如果血供不佳,必然会发生造口坏死、狭窄、回缩等并发症。

2.造口皮肤切口不宜过小或过大,一般以能通过2根手指为宜。

3.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可能从定位处做开口2指的造口(肥胖者适当增加)。腹膜外隧道式造口,主张肠造口时将肠壁将肠壁全层与皮肤Ⅰ期缝合。

02护理预防

1.术前做好造口定位

2.及时扩肛,预防造口狭窄的发生。

3.护肛:

a.术后1~2周用示指戴手套后(若为小儿,用成人小手指进行扩张)涂以液状石蜡,徐徐插入造口,能将示指第二节插入即可(插入深度3~4cm),插入时手指不应旋转,以免黏膜出血,5~10分钟一次,1~2次一周。

已发生狭窄的患者应每天扩肛,先用小指开始,一般一天2~3次,如有追涨不适感,应深呼吸。慢慢好转后改用示指、中指,坚持3~6次每个月,使造口直径在2~2.5cm

b.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是最方便的扩肛方法之一,每天定时灌肠一次,可使患者定时排出成形大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积极地防止人工肛门狭窄。

4.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进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应以软食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5.定期复诊,如有排气、排便异常等状况,及时去造口门诊就诊。

更多并发症

围观

肠造口水肿,真的不需要处理吗?

热文

造口周围长了"肉芽",你就要注意了。

手指还可以点赞哟

心情

知识

故事

技巧

造口护理微社区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北京白癫风医院在那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17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