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疝,你了解吗

2017-4-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院医院外科主任,曾在河南省医科大学二附院胸外科进修。擅长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胆囊摘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手术治疗。

小儿斜疝全称小儿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气蛋,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性多见右侧为左侧的2—3倍。儿童小儿腹股沟斜疝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一般生后数月出现,新生儿期也可发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大腿与腹部交界处)光滑、有弹性的可复性(时有时无)肿物,腹股沟斜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女孩可为卵巢、输卵管。当小儿咳嗽、哭闹、站立或用劲时出现或增大,当安静平卧入眠后可缩小至完全消失,如果疝入疝囊的脏器组织不能自行还纳时,即造成疝嵌顿,如不及时救治,可使疝内容物出现坏死,或长时间压迫精索,影响睾丸供血,造成严重后果。

临床中,咨询小儿斜疝治疗年龄的比较多,很多老年人家长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大大再说”;包括很多其他专业的临床医生也经常向咨询者这样回答。这样的回答太模糊了,到底多大年龄适合?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手术年龄:一般在6个月龄以上即可手术。太早了还有自愈的机会,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后复发率高;太晚了影响患儿腹股沟发育,甚至影响睾丸的发育,并且病程越长,发生嵌顿的机会越多。目前临床中手术患儿年龄多在1—3岁。

另外,一旦发生嵌顿,即出现包块不能自行消失,患儿腹痛、呕吐,甚至发热、腹胀,应立即诊治,找专科医生复位,复位失败则需急诊手术,否则有可能发生肠坏死,甚至感染性休克等。手术方式:15岁以下均采用疝囊、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有常规手术及腔镜下手术。比较常规手术,腔镜下手术的优点是:恢复快,术后6小时就可少量进食,术后一天就可下床活动;小切口,无需缝合皮肤,愈合后美观;小创面,手术中直接高位结扎,无需分离疝囊、鞘状突,对精索等生殖组织影响小,术后无明显阴囊肿胀,痛感减轻;大视野,在腹腔镜放大下,直视输精管、精索等重要生殖组织,手术安全性高;大范围,对于双侧斜疝,鞘膜积液或斜疝合并鞘膜积液的患儿,无需再做额外切口,可在腹腔镜下行双侧手术。对于单侧斜疝、鞘膜积液患儿,可在单侧手术后行对侧探查,如鞘状突口未闭合,术中一并行高位结扎,避免以后二次手术。缺点:与常规手术相同,有一定复发率;手术费用比常规手术高。

点击标题下「蓝色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15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