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丨神经内科为患ldquo怪病

2021-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2670.html

1

娭毑患“怪病”面部麻木

神经内科为其找出病根

家住石峰区的刘奶奶,今年68岁,一年前出现左侧颜面麻木不适,洗脸的时候感觉左侧脸部不是自己的,常因出现严重的麻木导致入睡困难,这个病让刘奶奶寝食难安,每次跟邻居和家里的亲戚子女诉说自己的病症时他们有觉得他说的太夸张了,有的认为她得了怪病。

难以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之后她开始四处寻医,但一直没有找到病根,治疗效果也十分不佳。有的医生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有的认为是面部瘫痪引起的,有的认为是三叉神经本身的问题,使用相关的药物及扎银针等治疗后觉面部麻木症状不但没有缓解而且麻木的范围由左侧脸颊、额头、到鼻翼呈进行性扩大,麻木的程度也在加重,甚至在麻木剧烈时不敢用手去碰,碰了鼻子要掉下来一样。一年的时间里刘奶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大部分资金去治疗这个病,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出现了经济困难,这使得她身心疲惫并陷入了疑惑:这到底得是个什么怪病?怎么这么难治?到底还有没有治?

后来在子女的陪同下刘奶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我院就诊,由神经内科游志主任接诊了患者,游主任耐心的听患者讲述了这一年以来的诊治经过并细心对患者行神经系统体查,初步考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病”,并将患者收住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

住院后由神经内科张乃文副主任接诊了刘奶奶,她紧紧的握住张主任的手说“如果你可以帮我治好这个病,我会介绍好几个跟我有着相似病症的熟人来找你看病”;张主任查看刘奶奶后为她安排头部核磁共振,在检查中发现左侧上颌窦肿块,终于明白这一年来是上颌窦的肿瘤导致刘奶奶颜面部发麻,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神经内科不但为刘奶奶找出了这一年来困扰着唐的病因,也为她下一步的治疗争取了时机。

微讯:神经内科刘海茵

2

吃玉米竟引起肠坏死

医生为其切除50公分回肠

都说病从口入,石峰区的田女士对这一常识很是清楚,平时也还较为讲究,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前天晚上一个普通的加餐差点要了她的命。

当天晚上11点,年近60岁的田女士感觉肚子有点饿,便在家中加餐,虽然饱了口福,可肚子却出了毛病。从当晚12点到第二天早上4点,田女士感觉剧烈的胃痛,田女士爱人谭先生以为是吃了放久了的饭菜,并没有多想就去药店买了胃药给田女士吃,但毫无效果,随后谭先生又带田女士去附件一家小诊所去吊水,但仍不见好。随着田女士病情越发危急,直到14日早晨田女医院,一检查发现田女士的回肠已经坏死,普外微创外科中心主任柳涵立即为其进行手术,经过3个半小时的时间,为田女士切除了近50公分的回肠。让人吃惊的是,让田女士回肠坏死的元凶竟是玉米这道家常菜。据普外微创外科中心介绍,从患者肠管里取出来的玉米都是一颗颗整粒的,都没有消化。知道真相的田女士恍然大悟,这才知道一切是因为当晚过量食用玉米惹的祸。

玉米虽然难消化,但为何会引起田女士肠子坏死?据柳主任介绍,原因是因为田女士自身消化系统本身就不太好才酿此大祸。柳主任还说,由于小肠内消化液非常多,本身就容易形成化学性腹膜炎,加之若是肠梗阻未及时清理,又会形成感染性腹膜炎,若是耽误的时间过久易形成浓度败血症,甚至有休克并且死亡的可能。柳涵提醒市民,玉米不易消化、尤其是外面那层种皮更加,正常人若竟是过量食用又不仔细咀嚼的话,也有引起肠梗阻的可能,同时由于老人小孩胃功能不全,饮食也须少食多餐,切勿过饱。

微讯:院办唐奕欣

3

医院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为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要求和会议精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原则,5月16日下午,医院由院长周恕、党委书记汤世晶、主管副院长丁建华带队,联合院办公室、行政科、保卫科等部门组成督查组进行全院安全生产大检查。

督察组对锅炉房、消防控制室、液氧罐、消防泵、高低压配电室、负压机房、空调主机房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每到一处,检查组针对防火防盗、安全用水、安全用电、特种设备等方面进行认真检查,并宣传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明确各重点部位、重点岗位人员的责任,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制定整改措施,要求迅速落实到位,做到不漏掉一个部门,不漏掉一个环节,及时消除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医院安全运营。

微讯:院办唐奕欣

医院医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20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