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一文分析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控
2021-4-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31204/4302788.html
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报道: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总体来说,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病原-环境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这样笼统的说,大家可能无所适从。我们就具体的展开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环境的恶化
一般来说,环境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往往不为人们所察觉。缓慢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往往没感觉,而只有经历了过去的人才会怀念小时候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怀旧的原因——归根结底,怀旧么,就是对现状不满意。
然而,最近这些年,环境的恶化却是加剧的,这体现了长期的累积效应。可以说,适合养殖的水体越来越少,很多养殖场不得不撤离、搬迁。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年12月的《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中公布的数字表明:全国条河流的个断面中:I类水质断面占5.4%,II类占41.5%,III类占30.3%,IV类占12.2%,V类占4.4%,劣V类占6.2%。主要的污染指标总磷,氨氮,COD,5日内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
本月监测的个重点湖泊和水库中,星云湖、异龙湖、艾比湖、程海和纳木错5个湖泊为重度污染,滇池、杞麓湖、洪泽湖、淀山湖、洪湖、大通湖和呼伦湖等7个湖泊为中度污染,龙感湖、巢湖、白洋淀、黄大湖、阳澄湖、白马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等8个湖泊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可以发现,环境的恶化是事实存在的,而环境恶化就会影响虾的呼吸、摄食、蜕壳等生命活动,进而会影响抗病力。室内投放人工饵料与室外天然饵料对比,摄食室外天然饵料的对虾氧合血蓝蛋白和血糖水平比室内要高。另外,水环境的恶化还会直接影响病原菌的丰度。比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弧菌数量与水温,PH,COD,叶绿素a,氨氮,亚硝酸盐成正相关;与盐度,溶解氧成负相关。
2、种苗抗病力下降
其实这些年,关于对虾种质退化的问题经常被提起,但是由于缺乏证据,大家只是怀疑,于是就把对虾养殖失败归结为环境的恶化。
由于我们不可能把十年前的种苗和现在的种苗做一个对比,所以种苗的质量是否下降也很难评价。不过我们通过比较现在和十年前的一些对虾免疫指标方面的研究结果就会发现,现在虾的免疫指标的确比以前要低,就拿超氧化物歧化酶来说,现在一般3-5g的小虾也就60单位左右,而我们年测的70单位。当然,这些非特异性指标会随着虾的生理状态而改变,一个例子说明不了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多比较些文献。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是育苗环境和养殖环境的巨大差异,可能是造成对虾不好养的主要因素。
3、致病菌丰度的增加以及变异
年7月23日,英国环境、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科学中心研究警告称,因全球变暖,大量病菌正在入侵北欧,导致霍乱和肠胃炎等疾病增加。研究发现,水温每上升一摄氏度,弧菌数量就会增加%。温度增高,细菌繁殖速度快,变异快。变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抗生素大量使用导致抗药性的获得和传递加快了,导致新的耐药菌不断产生。二是由于同种细菌数量的增加,或者由于微生态制剂滥用导致池塘菌群失调,毒力基因的交换加快了,新的毒力株不断出现。
4、肠道菌群的失调
以前,我们对对虾肠道菌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