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红玩具ldquo送rdquo

2020-1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给宝宝买玩具的家长们注意了!

有一种叫"磁力珠"又叫"巴克球"的网红玩具,

被商家声称可以

“减压益智、锻炼空间想像力”。

它自带强磁力,

可以任意变幻形状,看起来很有趣。

但是!!!

在外科医生眼中

它却是一颗“定时炸弹”!

孩子一旦误吞,

随时都可能丢掉小命!

请家长们不要再给小孩子买了!

下面小编就带你看看因误吞磁力珠,

导致肠穿孔或肠梗阻的真实事例

↓↓↓

深圳2岁幼童误吞磁珠被送进ICU,滞留在肠道内的“巴克球”引起肠梗阻

近日,深圳两岁女童小静吃过晚饭后突然呕吐不止,一开始家长还以为是肠胃炎,但住院治疗了两天情况一直没有好转,经拍片检查才发现,孩子的腹中竟藏有5颗小球。

X光检查发现,小静腹中有5颗小球。

小静家长回忆,此前给大儿子买过一款网红玩具“巴克球”。所谓“巴克球”是具有强力磁性的金属小圆球,每个磁珠直径只有5毫米,吸在一起就能组合成任意造型,很受小孩子欢迎。

一开始,家长希望通过自主排便的方式将巴克球排出。住院10多天后,小静突然陷入休克,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检查报告显示,滞留在小静肠道内的5颗巴克球引起了肠梗阻,最终导致了感染性休克及严重低钾血症。所幸,经过手术,巴克球被成功取出,小静渐渐脱离生命危险。

手术中取出的5颗小磁球。

网红玩具巴克球为啥杀伤力这么大?

巴克球颜色丰富,样子像糖果,而且又小又滑,对小朋友来说充满着诱惑,极易造成误食。

我们前面说过,巴克球是一种强磁力玩具。那么,它的磁力究竟有多强呢?曾有媒体做过实验——

当两颗巴克球稍微靠近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吸力。

这是因为,巴克球具有高达高斯的磁力,是国际规定的玩具磁力标准(50高斯)的80倍!仅一颗小球,就能吸起两枚到三枚面值一元的硬币。

一般来说,巴克球被误吞,只有少数病例才能自行排出体外——

★如果孩子只是吃下一颗巴克球,不用着急住院。一般可以先在家观察,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排出。

★如果是分次吃,而且吃了好几个巴克球,那么基本都要动手术取出。

如果发现得晚

或是耽误了治疗

还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几个巴克球,隔着肠壁和肠系膜相互吸引,导致肠子及系膜被夹住。在持续磁力作用下,被压迫的肠管及系膜会逐步缺血、坏死、穿孔(吃下的巴克球越多,肠穿孔可能也越多)。

肠穿孔后,大量的消化液、细菌甚至粪便进入肠道,就可能会迅速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之前,有个深圳宝宝误吞5颗磁力珠,导致肠壁坏死,肠管3处穿孔,引发严重感染,差点没命。

据统计,医院今年已接诊20多例因误吞巴克球入院的患儿。医生提醒,巴克球颜色丰富,样子像糖果,对小朋友来说充满着诱惑,极易造成误食,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年幼的孩子接触到巴克球。

粑粑麻麻们注意:

误吞巴克球的孩子

5岁以内的最多

偶尔也会有熊孩子

把它塞进羞羞的地方

小编搜索了一下,

仅这几天各地都有相似的例子↓↓↓

…………

以上一个个例子告诉我们

这巴克球,真的很危险!

而这么危险的巴克球

在学校周边的玩具店,

线上商城等都可买到,价钱也不贵。

网上商城的产品描述是这样写的

↓↓↓

产品名称写了“非儿童益智积木小孩玩具”

适用年龄方面有点含糊不清,

总的来说不适合小孩子使用。

除了巴克球,还有N多小玩具,

都很容易被孩子误吞——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像磁力球这样的玩具,颗粒比较小、份量比较重、吸力又特别强小孩子一旦吞进肚子,后果不堪设想!!!家长选购玩具的时一定要格外注意!

如何发现宝宝误食误吞?

误食异物一般多发于2-5岁的儿童,这个年龄的孩子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即使误食了东西也不能向家长描述,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平时多注意观察。

1、如果家长在整理宝宝用过的玩具时,发现缺少了某个零件,就要引起重视,并询问宝宝有没有吞食。

2、如果发现宝宝突然感到不舒服,不愿意吃东西、大量流口水、呛咳或已经出现呕吐带血的现象,应尽快送医检查治疗,确定是否是误食异物。

3、如果宝宝像家长描述自己吞了什么东西,家长一定要放在心上,并进行仔细询问。

误吞异物应该怎么办?

1、宝宝出现无法呼吸,脸色憋红憋紫的情况时,家长应该立即拨打,同时采用以下急救法:

●婴幼儿误食异物:把宝宝放在手臂上,让宝宝脸朝下(头低屁股高的姿势),虎口托住下巴及肩膀,用另一手的手掌根朝宝宝背后的肩胛骨中间,快速用力地击打,大约3-5下,就能帮助宝宝把异物或奶水咳出来。

若仍无反应,则将宝宝翻过来,以头下脚上(倒立)的姿势放在自己的腿上,从宝宝的胸骨与两个乳头连线的交叉点,往下移1.5-2.5公分的地方,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每压一次手指不要移动,当胸骨回复到正常位置时,再重复压迫,直至异物排出或救护车到达。

●儿童误食异物:大人用手臂从宝宝后面环抱着他,一只手握成拳,用拇指关节突出点顶在宝宝剑突和肚脐之间,另一只手握在已经握成拳的手上,连续快速向上、向后推压冲击5次左右。如果不见效,隔几秒钟重复一次。这种做法使气道压力瞬间迅速增大,迫使肺内空气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排出。

2、宝宝误吞下无刺激性、圆滑且体积较小的异物时:

静静等待宝宝自己把它排泄出去,如果三天仍未排出则需立即就诊;另外如果排出异物期间,宝宝出现发热、腹痛、便血、便脓的情况,也要立即就医。

3、如果宝宝误吞的是尖锐的(如鱼刺、骨头渣、曲别针等)、有刺激性(如电池、磁铁等)或危险系数较高(如药品、干燥剂、清洁剂等)的物品时,医院,通过专业的医疗手段取出。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物品收纳,

给孩子玩适龄的玩具,

不要让孩子置身危险之中。

平常陪伴孩子的时候,

多为他们普及一些安全知识,

告诉他们什么是危险!

内容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医院、宁波来发、健康温州

编辑:吴俊霞校审:施翔东转载请注明

往期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19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