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多年吃不下饭原是患上缺血性肠病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70岁的张大爷腹痛多年日渐消瘦,近来吃不下饭,还出现便血,内心愁郁,已卧床不起。近日,家人带他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慢性缺血性肠病。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王贵明为其实施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使缺血多年的胃肠道恢复正常血流。目前,张大爷已恢复饮食,肚子舒畅了,胃口好了,笑容也回来了。

张大爷近10年来总在饭后出现腹痛,以为患上了胃病,药越吃越多,病却越来越糟,身体日渐消瘦,1米78的个子,体重还不到80斤,最近更是一点饭也吃不下去,连口水都不敢喝,不仅腹痛还出现便血。

经过一番检查,张大爷患的是慢性缺血性肠病。王贵明主任介绍,这种病是由于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他分支血管发生梗阻造成的,常发生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而危及生命。张大爷有多年的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腹腔干动脉重度狭窄,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肠道处于严重的缺血状态,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之前按照胃病治疗所以效果差,需要通过微创的方法开通血管。

王贵明主任为张大爷实施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在血管造影后,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打通了闭塞的肠系膜上动脉和重度狭窄的腹腔干动脉,使缺血多年的胃肠道恢复了正常血流。术后,张大爷逐渐恢复饮食,米汤、菜粥、烂面条、馒头循序渐进,肚子舒畅了,胃口也好了。

王贵明主任介绍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早期的诊断,失去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像张大爷这种情况,医院就诊,等来到山医大一院接受治疗时,肠系膜上动脉已完全闭塞,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这种情况建议开展介入手术治疗,通过穿刺股动脉,以细导丝通过闭塞病变,用球囊开放通道,植入支架保障长期血流。介入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手术微创,易为患者所接受。支架术后的患者,应遵照医师指导,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科学安排食谱,逐步恢复饮食,注意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此后每年定期门诊复查。

来源:普通外科

作者:梁芳

编辑:刘腊梅朱虹瑾

校对:刘世珍杨婷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19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