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惠州6岁女童肠管坏死,原因居然是误
2019-3-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掌中资讯
哨子、棋子、珠子、小车子
千奇百怪的玩具超乎想象
娃娃嘴馋
啥都往口里塞
家长要留心了
有些小玩具
分分钟酿惨剧
惠州1名女童突发肠梗阻
年仅6岁!
部分肠管坏死被切除
听起来真是既恐怖
又心疼!
怎么回事?
近日,6岁的小女孩温温突然出现脐周疼痛并渐加重,医生检查发现居然是肠梗阻,而发病原因则是因为误吞了玩具。因为病情严重,小小年纪的温温紧急接受了部分肠管切除及修补手术,术中顺利取出了玩具巴克球(磁力球)。
1周前,温温突然出现脐周疼痛,不剧烈,起初可自行缓解,近2天来逐渐加重,弯腰时可改善。询问家属,温温并没有吃过不干净的食物,也没有误吞玩具或呛咳的情况。
温温医院门诊拍了胸片,提示:两个高密度影,伴有肠梗阻表现。如片子所示,患者右下腹可见两个圆圆的小球,颜色越白,说明物体的密度越高,高度怀疑是小铁球之类的东西。
小女孩胸片显示其右下腹可见两小球
提问
这两个小球是肠梗阻的罪魁祸首吗?
让我们回到小时候,
这小球
其实是有5颜6色的
玩过的亲们举手!
没错!
它叫磁力球
黄豆粒大小
可以相互吸附在一起
在想象力丰富的娃娃手中
可以拼凑出各种不同的形状
新奇、创意、灵感、减压
这么点小球
给娃的童年带来有趣回忆
但也是这样的小球
又双叒叕惹祸了!
它们,
是致娃娃肠道坏死的元凶!
“对小朋友来说,消化道异物很常见,但是表面光滑、没有腐蚀性,样子像硬币、小钢球之类,会导致肠梗阻的东西却不多见。”医院儿科二区医师许晓荣说。
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后来温温做了个CT,高度提示是消化道异物、肠梗阻及包裹。医生反复询问小姑娘及其父母,他们都否认吞服过异物。这两个小球紧紧地挨在一起,莫非……果然,温温的妈妈承认家中确实有巴克球(磁力球)。
因为病情严重,温温被紧急送往手术室,术中发现她的部分肠管己经坏死。医生为她施行部分肠管切除及修补手术,并顺利取出了这两个小磁球-巴克球。
“消化道异物,大多为小儿无意吞入。小儿喜爱将东西放入嘴巴里玩耍,又无正确辨别食物的能力,容易将异物误吞。”许晓荣说,温温正是因为误吞了巴克球引发了如此严重的病症。
医生提醒
5岁以下儿童忌玩太小玩具
“5岁以下的儿童,手和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购买体积太小的玩具,如巴克球,避免误食引发各种疾病。”许晓荣提醒说,在孩子还不能自主分辨哪些是玩具,哪些是食物时,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太小的玩具。尤其是一些磁力玩具,而且要特别留意其中的磁铁是否会脱落。
此外,许晓荣认为,对于这类对幼儿有明确风险的产品,应该有严格的审批和产品要求,厂家在产品外包装上要附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低龄幼儿家长不要购买这类玩具。“如果小孩误服了巴克球,请及时就医!”许晓荣强调。
磁力球是这样作乱的
为了生动形象展示误食的巴克球在人体里的“历程”。医生许晓荣画出了巴克球的“旅游路线图”。“巴克球虽然只是简单的磁性小球,但一旦被误食进入人体,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许晓荣说。
巴克球的“旅游路线图”很明显:口腔(起点站)-食管-胃-小肠-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终点站)。“这一路可是不容易的啊!因为这段‘不离不弃的爱情’,压迫了肠子的血管,加上腐蚀作用,损伤了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瘀血、出血,肠子被虐出了血,于是有了消化道出血。小磁石可能会因腐蚀作用,被肠道包裹、粘连而停留在肠道某处,影响消化道中食物的运输及排泄物的排出,引起肠道梗阻!”许晓荣说。如果小磁石长时间地压迫肠道血管,就会导致肠道缺血坏死,引发肠穿孔!肠穿孔一旦发生,肠道的消化液、食物残渣、异物就会进一步进入腹腔,出现腹膜炎及其他脏器的损伤,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医生许晓荣画出巴克球的“旅游路线图”
真是分分钟要人命
因误食磁力珠
导致小肠穿孔的案例
屡见不鲜
惨痛的教训
甚至已经让某些地域
禁售此类玩具
在惠州,儿童误吞磁力钢珠的悲剧在今年暑假发生过,小编7月份推送过这条消息警醒广大家长:
5岁女童吞下它导致肠穿孔!这玩具很多家都有...
然而8月份又发生娃娃误服老鼠药的悲剧,小编再次发文呼吁广大家长敲响警钟:
惠州1岁娃误食这个险丧命!这些危险物品记得远离~
呜呜呜,小编不想再发类似的文章了!娃娃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加强安全防范。
知多D:这些“危险玩具”,建议别给孩子买!
危险无处不在!
家长们要当心哦!
??
编辑:李春凤
来源:《东江时报》、新华视点微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由《掌中惠州》综合整理编辑
掌中惠州主流新媒体掌中阅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