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丨肠内营养对AIDS患者肠屏障
2018-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云南是中国HIV感染发现最早,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部分地区出现高流行趋势。艾滋病患者常因腹泻和营养不良,导致肠道屏障功能损坏,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易出现各种复合感染;肠内营养不但能补充AIDS患者营养的不足,还能增强AIDS患者的营养吸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恢复肠屏障功能,来达到辅助治疗AIDS的目的。
本研究探讨肠内营养对艾滋病患者肠屏障的影响规律,阐明肠内营养对艾滋病患者肠屏障的影响机制,为艾滋病肠内营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艾滋病治疗提供新的重要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血浆:AIDS患者3O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8.2±6.9)岁,标本均来医院艾滋病科.真空抗凝管采集服用肠内营养前和服用4周后的外周静脉血5mL。
取外周静脉血各5mL。予r/min离心15min,取血浆上清,置于一80℃冰箱保存。ELISA检测标本中各肠屏障指标。血浆预处理后,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肠屏障指标。
标准曲线的制作以空白孔调零.测定出不同浓度标准品所对应的OD值,以浓度为横坐标.该浓度下的调整后的OD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二、结果
标准曲线:4个指标的标准曲线均显示出很好的拟合度(R2>0.97)。
血浆肠屏障指标检测结果:服用肠内营养前和服用4周后肠屏障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三、讨论
HIV病毒直接损害肠道,引起肠道充血、谁中,肠黏膜溃疡和出血,肠黏膜细胞凋亡。肠道免疫功能的破坏、肠黏膜上皮机械屏障功能受损,消化液渗漏增加,以及肠道机会致病菌的感染,在感染早期就出现腹泻等症状。同时由于腹泻、呕吐等增加营养素的排除,可导致营养素及电解质损失,出现营养不良等表现。而营养不良又反过来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进一步底下,增加了机会感染的发生率。
正常情况下,D-LA、DAO、iFABP和LPS在血浆中的含量微乎其微,肠缺血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他们可以通过细胞膜而释放人血;因此,测定其浓度可以了解肠道屏障功能。
本实验结果现实,艾滋病血浆中D-LA、DAO、iFABP和LPS水平较服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同时,可保护肠道平展功能,减少细胞及内毒素移位,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达到辅助治疗AIDS的目的。
因此,研究肠内营养对AIDS患者肠屏障的影响规律,探讨其对AIDS患者肠屏障影响的机制,可为AIDSA肠内营养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依据,为AIDS治疗提供新的重要靶点。
原作者:郭世奎王昆华陈嘉勇龚昆梅包维民刘为军雷毅龚方友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医院(郭世奎龚昆梅包维民刘为军雷毅龚方友);
昆明医院(王昆华);
昆明医院(陈嘉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