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肠子也会中风,心血管疾病

2016-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说起“中风”,大部分人会马上联想到“脑中风”,其实,肠子也会“中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邵钦树教授说:“肠中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中老年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且一旦发病和脑中风一样可怕,抢救稍不及时,就可能送命。”

5米长的小肠,坏死仅剩90厘米

王大伯,84岁,瘦瘦小小。前几天晚饭后,突然腹痛,肠子好像绞在了一起,很难受,但因平时身体也不太好,就没放心上。熬到半夜十一点多,腹痛没缓解,还出现腹胀、冒虚汗等症状,近乎休克,家人觉得不对,赶医院。

经检查,大伯全腹压痛,白细胞明显升高,血液黏稠度也高出正常值好几倍。结合症状,考虑是急性缺血性肠病,俗称“肠中风”,一种因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

邵钦树教授说,由于大伯有心脏缺血病史、慢性支气管等问题,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一开始,家属不考虑手术,希望对症处理,但医生评估发现,大伯情况比较危急,必须手术,否则会危及生命。

经家属同意后,大伯被送上手术台。手术中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大部分小肠、升结肠及部分横结肠已缺血性坏死,甚至变黑。换句话说,这些肠子都没有用了,如果不及时切掉,会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影响生命。最终医生切掉了这些缺血坏死的肠子。最后,他残余小肠就只有90厘米了,正常人为5米长。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男性

是肠中风高危人群

“急性腹部剧烈性绞痛和便血是肠中风的主要表现,其中又以腹痛最为突出。”邵钦树教授说,“肠中风的腹痛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程度轻重不等,定位不确切,可局限或弥漫,局限者多位于脐部。便血一般出现在24小时内,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常混匀,这是肠梗死的可靠征象。另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

临床上,“肠中风”患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以男性居多。这类病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常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邵教授说,这主要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着体循环掉在了肠系膜动脉上,就会导致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出现休克。

和脑中风、眼中风等动脉栓塞一样,肠中风也要早发现早治疗。在预防方面,邵教授建议——

1.控制动脉硬化:如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戒烟少酒,控制体重,不暴饮暴食,进行适度体力活动,保持情绪开朗,尽可能减少诱因。

2.加强预防意识:如果经常出现饭后腹胀,隐痛不适等症状,并且反复发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医院就诊。

3.定期检查血脂情况:如果已经发生心房颤动,就必须控制心率;如果出现心动过速,应立即配合心脏病药物以减少血栓脱落的危险因素。反复间歇腹痛的便血老年人,应做一次选择性血管造影,了解缺血的部位、范围,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请外科医生有选择地切除病变的肠段,以免一旦大量出血而发生意外。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12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