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婴儿出生仅半月小肠被切除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婴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就心痛!希望爸爸妈妈们引以为戒!

女婴朵朵是一名早产儿,待在妈妈肚子里28周就出生了。由于出生时体重只有1公斤,身体瘦弱,爸妈倍加怜惜,疼爱有加。

可是,万万没想到,出生仅半个月后,朵朵竟然患上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面临肠穿孔的危险!

孩子35厘米小肠发黑、坏死

据了解,朵朵出生半个月,便出现腹胀、呕吐、心率加快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朵朵患上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肠穿孔。朵朵很快被推进了手术室。

打开腹腔,医生发现一段长约35厘米的小肠已经发黑、坏死。医生切掉坏死的肠子,并给朵朵做了造瘘手术——在腹部打个洞,将坏死上段的肠子接到这里,粪便只能通过这个瘘排出。

主刀的主任医师说,因为肠子刚刚被修补好,比较脆弱,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如果粪便从受伤的肠管内通过,肠子会有继续坏死和感染的可能。

本来从造瘘到关瘘,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但朵朵坏死的肠子部位很不好,刚好是小肠中段,这使得营养进去之后,还没来得及完全吸收,就排出去了。

主任医师介绍:正是这个原因,手术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朵朵营养状况不是很好,会有感染风险。“再不给予正常进食,可能会坚持不下去。”

此外,由于长期静脉输入营养,造成了朵朵体内的胆汁淤积,影响了肝功能,关闭造瘘手术必须提前进行。

心痛!

伤害与冲泡奶粉过浓有关

在早产儿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坏死的发生率非常高,个早产儿中,有5-10个会患上此病。

早产儿发病率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早产儿肠道未发育成熟,黏膜屏障极其脆弱,不适当的喂养(如奶量增加过快、配方奶粉选择不当、奶粉泡太浓)或者一些药物极易造成肠坏死。

在临床中,因喂养不当造成孩子肠坏死的病例,也有过多起。

又一悲剧!

爸爸冲奶粉太任性致孩子肠坏死

厦门王先生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对宝宝百般宠爱,“每次给儿子冲奶粉时,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他吃得饱饱的,能长得胖一些!”

可没想到宝宝竟出现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夫妻二医院治疗,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肠坏死!出现这个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是宝宝喝的奶粉过浓!

朱利斌医师说道:“早产儿很多脏器还没发育成熟,如果加奶太快或泡得过浓,肠道就可能无法耐受,并出现肠道渗透压失衡,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此外,早产儿因为肺部发育不良,会有缺氧窒息的风险。缺氧时,身体内的血液会先流向心脑等重要脏器,这使得肠道容易缺血坏死。

什么情况需要添加配方粉

配方粉是为了补充母乳量上的不足而产生的,不是为了弥补质的不足。

如果母乳喂养期间,孩子4~6个月后能够顺利接受辅食,且生长发育正常,即使超过1岁,也不需额外添加配方粉。

如何调制婴儿配方粉

虽然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当母乳不足或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只能添加婴儿配方粉。

1.用温开水或纯净水调制,因为奶粉冲调过程不需添加额外矿物质,所以不需矿泉水。

2.根据奶粉罐的说明,一般先加水后再加粉,多数是30毫升水加一平勺粉,最后按加水后的奶量记录孩子的摄入量。当然,也有不同配法,使用前应详细阅读奶罐上的说明。

3.现喂孩子现配奶粉。

4.多数配方粉罐上的建议是,冲调奶粉的水温不应超过60℃,最好为40℃。

5.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奶粉中不额外加糖、药或其他添加剂等。

用配方粉喂养宝宝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配制相对过稠,很多家长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多加些粉。

增稠的奶粉容易导致婴儿肥胖,也增加宝宝身体代谢负担,比如出现便秘等。

如何计算配方粉摄入量

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会有理解的偏差。

配制配方粉过程是先在奶瓶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配方粉,最后的总量是准备喂养量。

比如30毫升水加一平匙奶粉,溶解后约35毫升左右,35毫升即是准备喂养量。孩子最后接受量为实际摄入量。

一天应该喂多少配方粉

配方粉喂养量还是应该以婴儿接受量为准,每天喂养次数基本在6~7次。

由于每个孩子对奶粉的消化吸收不同,因此每个孩子的摄入量也不尽相同。观察奶粉是否够量的标准应该以婴幼儿生长为基准,不要过多依赖进食总量。

另外,保证一定的运动量非常重要,比如,尽可能让孩子清醒时多趴着。

给宝宝喂配方粉一定要4小时一次吗

不是绝对的,通常配方粉的包装上会标明喂奶的间隔时间,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推荐值。

每个宝宝的消化速度都不一样,早吃或晚吃一次不会有大影响,不用把时间卡得那么死,要学着找到适合自家宝宝的规律。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10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