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相关知识
2024/9/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肿瘤物理学基础
1、提高治疗增益比的技术进程:常规放疗适形放疗强调放疗
2、精确的照射剂量:①提高肿瘤治愈率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放射物理学:①研究放射治疗设备的结构、性能;②射线进入人体内的分布规律;③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4、射线:包括α、3He、p、d、t等重带电粒子、重离子和裂变碎片;e+e-等轻带电粒子;X、射线、中子等
5、X射线、射线本质都是光子
X射线:高速电子流打靶(钨、铂金)产生
射线:放射性核素原子核能级跃迁产生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效应
6、高能电子线:直线加速器内产生的具有一定速度普通电子,具有兆伏级能量的射线。
特点:①穿透能力弱,皮肤剂量高,75%以上
②能量增加,浅表剂量增加,进入组织很快达到剂量最大剂量,随后迅速跌落。
有利于保护肿瘤后方的正常组织。
主要用于治疗浅表肿瘤或偏侧肿瘤。
7、照射量:用来衡量X()辐射致空气电离的程度。
吸收剂量(absorbeddose):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所吸收的能量。
8、放射治疗的方式:
※①外照射:放射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对体内病灶区进行照射。
特点:1、照射剂量受到皮肤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
2、通过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和多野技术可使肿瘤得到高且均匀的照射剂量。
3、直线加速器放射源可沿机臂中心轴旋转,在人体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完成不同方向的照射,即等中心治疗。
4、现代直线加速器具有可变射线能量及可调整剂量率,可以根据治疗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5、现代直线加速器装配多叶准直器,配备CT模拟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图像数据传输网络及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相关设备,保证了剂量及范围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②内照射:也称近距离治疗,是把放射源放置于治疗区附近,或直接置于组织内、天然体腔内进行照射的治疗方法。
特点:1.放射源是放射性同位素。
2.放射源活度较小,治疗距离短。
3.放射源周围一定深度内组织剂量高,随后剂量陡然下降。
4.靶区剂量分布不均匀,靠近照射源处剂量高
5.照射时间短,可连续或分次照射。
6.现代近距离治疗应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分布的优化,指导准确合理的布源;并可应用遥控后装技术,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
肿瘤生物学基础
※1、4R:
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ofradiationdamage):
周期内细胞时相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withinthecellcycle)
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Theoxygeneffectandreoxygenation)
再群体化(Repopulation)
※2、细胞放射损伤的类型
亚致死损伤(sublethaldamage),
潜在致死损伤(potentiallethaldamage)
致死损伤(lethaldamage)。
在临床非常规分割照射过程中,两次照射之间间隔时间应大于6小时※,以利于亚致死损伤完全修复。
二.周期内细胞时相的再分布
总的倾向是
S期的细胞(特别是晚S期)是最耐受的,G2和M期的细胞是最放射敏感的。
三.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
氧增强比:把在乏氧及空气情况下达到相等生物效应所需的照射剂量之比叫做氧增强比(OxygenEnhancementRatioOER),通常用OER来衡量不同射线氧效应的大小。
※有活力组织的厚度为-um
※正常组织剂量体积耐受剂量表(脊柱的要记住)器官TD5\5体积TD50\5体积损伤
1/3
2/3
3/3
1/3
2/3
3/3
脊髓
5
10
20
5
10
20
脊髓坏死
-----
早反应组织:细胞更新很快,照射以后损伤很快便会表现出来。这类组织的α/β比值通常较高。
晚反应组织:这些组织中细胞群体的更新很慢,损伤很晚才会表现出来。晚反应组织的α/β比值通常较低。
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
小肠:照射剂量较高时出现溃疡、腹泻 晚期反应:小肠壁增厚、纤维化
睾丸放射效应:
相当低的照射剂量便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在人,0.08Gy的照射就可造成暂时性的精子数量下降,2Gy照射可发生持续1-2年的精子缺乏)。
间细胞对照射很耐受,大剂量照射也很少影响间细胞。因此睾丸受照射可引起不育但不影响第二性征和性欲。
脊髓:4-6月可出现明显的坏死。截瘫,一般出现在照射后的6个月--4年,不可逆的损伤
神经丛损伤:主要表现是混合性的感觉和运动缺失(潜伏期6个月至数年)
病因是渐进性血管再生障碍、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