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高死亡率的肠道病症急性肠系膜

2019-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肠系膜缺血:

急性肠系膜缺血分为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血栓、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四类,其中动脉栓塞最为常见。因其无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死亡率高达50-80%。

发病机理:

肠系膜上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发出分支主要供应小肠及升结肠及横结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主要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肠系膜上动脉因血供突然减少或消失,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肠急性缺血、坏死。临床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极高,术后可能发生短肠综合征,需终身静脉营养或小肠移植。

高危因素: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房颤患者的心脏的附壁血栓;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形成栓子;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的栓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脱水、心衰、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口服避孕药等。

临床表现

突发剧烈腹痛,腹部无明显体征,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病6-12小时后,患者腹痛症状稍减轻,但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出现明显腹胀、血性呕吐物或暗红色血便。患者起初肠鸣音亢进,后期肠鸣音消失,并出现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并出现发热、心率快及血压低等感染中毒休克等全身表现。

诊断:

肠管耐受缺血的时间为6-12小时,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短肠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当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腹痛,体征较轻时应想本病可能,可通过以下检查进一步确诊:

CTA(腹部血管CT成像):不受脏器干扰,可明确判断血管的走形及栓塞部位,同时了解肠道缺血程度及累计长度;操作方便,应首先检查。

DSA(血管造影):合并严重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的病人,会影响腹部CTA的观察。DSA可清楚观察血管缺损部位,并可行腔内治疗,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需安排专业的造影设备及人员,准备时间长。CTA不能明确时可考虑行该检查。

D-二聚体检测:是血管栓塞的早期标记物。可立即检测,如阴性,可基本除外栓塞可能。如明显升高,加之典型症状,应进一步行CTA及DS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

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根据肠管坏死的范围,可分别选用肠系膜血管取栓术、坏死肠管切除术和肠外置术等术式。在保证血运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保留肠管,避免短肠综合征。如肠管血运存疑,可先行外置或造口,24-72小时后进行有目的的二次开腹探查,如肠管确定坏死则切除。

因有再次栓塞的可能,故一般行近端小肠造瘘,二期造口还纳。

术后常规使用抗凝剂治疗,预防血管再次梗塞。

病例:患者蒋x,男性,70岁,既往房颤病史10余年,一直未重视。入院前2天突然出现全腹部剧烈疼痛,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医院,考虑为肠痉挛,给予对症治疗,但腹痛症状持续不缓解。

赞赏

长按







































复方卡力孜然酊价格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yf/17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