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坏死性肠炎如何防治

2018-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辱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鸡坏死性肠炎致病机理,病原为魏氏梭菌,A型魏氏梭菌发生的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发生的α、β毒素,是致使感染鸡肠粘膜坏死这一特征性病变的直接原因。这两种毒素均可在感染鸡粪便中发现。试验证实由A型魏氏梭菌肉汤培育物上清液中取得的α毒素可致使一般鸡及无菌鸡的肠病变。魏氏梭菌是多种动物肠道的寄居者,因而,粪便内就有它的存在,粪便可以污染土壤、水、尘埃、饲料、垫草、悉数用具等。

流行特点:

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其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发。肉用鸡发病多见2-8周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饲料的突然更换且饲料蛋白质含量低;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添加剂。该病多为散发,发病后鸡只的死亡率与诱发因素的强弱和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有直接关系,一般死亡在1%以下,严重的可达2%以上,如有并发症或管理混乱则死亡明显增加。

临床症状:

 鸡坏死性肠炎首要症状:愕然发病,不食,趴卧,排黄绿色或暗黑色的稀便,有的可见粪便中混有血液。呈零星发病和死亡,病程1~2天。如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会大大增加。病死鸡呈严重脱水状态,刚病死鸡打开腹腔即可闻到尸腐臭味。主要病变集中在肠道,中、后段较为明显。病死鸡以小肠后段秸膜坏死为特征。小肠显著肿大至正常的2~3倍,肠管变短,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肠壁变薄,肠腔内充盈着灰白色或黄白色服样渗出物,和膜呈严重纤维素性坏死。

防治措施:

 注意的是在治疗的同时,鸡舍卫生条件要改善,认真做好兽医卫生消毒工作,减少密度,加强通风,搞好饲养管理等项工作对迅速控制本病是非常重要的。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体抗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并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工作。

药效学:

本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能使菌体合成蛋白质,阻碍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而导致重要的生理物质外漏,以至细菌死亡。

禽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肠炎,梭菌性肠炎,溃疡性肠炎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顽固性水样腹泻,顽固性肠毒综合症等。

河南世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官方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yf/16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