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17肉鸡坏死性肠炎和小肠球虫的防治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往往导致肉鸡生长发育缓慢和部分死亡,对肉鸡生产危害极大,该类病例多见于炎热多雨的季节。近几年夏季,山东德州、聊城地区该类病发生较多。现就该类病例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择一例简述如下。

1、发病情况:聊城莘县饲养的只肉鸡,1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聚堆,排粪不正常。当时误诊腺胃炎用药一周治疗,无任何改善,且出现鸡零星死亡。发病后第7天,求助绿拓技术经理。现场观察鸡群,剖检病死鸡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2天后病情得以控制,3天后全群康复。

2、临床症状:粪便为炒鸡蛋样、鱼肠子样、胡萝卜样、烂肉样,饲料样(俗称过料);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肿脸,羽毛松乱,个别出现突然乱窜、尖叫、疯跑、瘫痪而死亡

3、剖检变化: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脂肠增粗,有针尖状出血点,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肠内有黄色或金黄色稀状内容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段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容物呈现煤焦油样。

4、实验室检查:4.1取灰绿色伪膜于血液琼脂平板上,37℃厌氧环境下培养过夜,可见灰白色、半透明、表面湿润光滑、有两层溶血环(内环清晰透明,完全溶血;外环呈淡绿色不完全溶血)、直径2~4mm大小不等的菌落。用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均匀一致的粗杆菌,有的有荚膜和芽孢。

  4.2刮取病变肠段黏膜、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圆形的球虫裂殖体和月芽形的裂殖子及球虫卵囊。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

6、治疗:用绿拓磺胺喹恶啉钠斤水自由饮用,连用4天。用药2天后,鸡群采食量渐增,粪便基本正常,未再出现乱窜乱叫现象及鸡只死亡。3天后,鸡群精神极佳,且冠红羽亮,全群康复。4天后停药,用绿拓杨树花口服液调理,迅速增料,减少了大小不均匀现象。

7、小结与讨论: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杆菌。该病是鸡的一种散发性疾病,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常见于幼龄鸡;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高温、高湿季节。所以,该两病混合感染病例,也多见于夏季多雨时期。一旦得此病,容易造成体内酸碱失衡,绿拓磺胺喹恶林钠加特殊辅料配合科学组方,单产品解决此问题非常彻底,得到鲁西北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yf/14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