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缺血的介入治疗
2019-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AMI的介入治疗
适应证:(1)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阻塞、无明确肠管坏死证据、血管造影能够找见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者,可考虑首先采用介入技术开通阻塞,如果治疗技术成功(完全或大部分清除栓塞)、临床症状缓解,可继续保留导管溶栓、严密观察,不必急于手术。如果经介入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即使开通了肠系膜上动脉阻塞,亦应考虑手术治疗;(2)存在外科治疗的高风险因素(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动脉夹层等)、确诊时无肠坏死证据。可以选择介入治疗;(3)外科治疗后再发血栓、无再次手术机会者,有进一步治疗价值者。
禁忌证:(1)就诊时已有肠坏死的临床表现;(2)导管不能找见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者;(3)存在不利血管解剖因素:如严重动脉迂曲、合并腹主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预期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技术成功率低;(4)存在肾功能不全,不是绝对禁忌证,但介入治疗后预后较差。
方法:(1)溶栓治疗:可经导管选择性注入尿激酶20万U、罂粟碱30~mg。同时配合全身抗凝及扩张血管药物的应用;(2)机械性清除栓子:可用导管抽吸栓子和血栓,或者用器械清除栓子和血栓;(3)其他:术中给予解痉剂、用血管内保护器、置入支架等。
潘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