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会冲调奶粉吗
2016-12-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奶粉直接影响着婴儿的健康,奶粉的质量很重要,冲调奶粉的方法也不能忽视。经了解周边的准妈妈和妈妈们,很多人对于调试奶粉都是一知半解,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多数相关文章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这儿综合一下,给大家整理出一个涉及冲调奶粉的详细须知,希望能让更多的准妈妈和妈妈们为自己的宝宝提供正确的服务。
1、奶瓶
奶瓶有很多种类,按材料分、按口径分等等,大部门妈妈比较关心的是材料问题。市场上的奶瓶从制作材料上分主要有四种——不锈钢,陶瓷,PC和玻璃的。PC,全称聚碳酸酯(含BPA),它的特点是质轻、不易碎,适合外出及较大宝宝自己拿用。但经受反复消毒后“耐力”就不如陶瓷奶瓶和玻璃制的了。玻璃和陶瓷奶瓶更适合在家里由妈妈拿着喂宝宝。不锈钢不易破碎的特性,更适合1-3岁宝宝自己持握。对于奶瓶材质中的各种化学名次,每个人都是云里雾里,下图列出了各个材质的一些比较,希望能帮助大家选择。
其实大家关心的重点都不再上面,而是这些材质的奶瓶究竟哪个才是健康的,对于这点,我们的观点可能会上很多人吐槽,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用不锈钢材质的举例,上到一线品牌,下到不知名的小作坊产品,都号称自己使用的是食用不锈钢,但是价格相差很大,几十元能买一个,几百元也是买一个,到底是什么情况呢?难道一线品牌的品牌价值真的就这么贵?不是这样的,大家可以自行前往对比,看一下便宜的不锈钢材质和贵的不锈钢材质,从光泽度、手感、厚薄等方面我相信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个好了。其他材质的你就可以推理出该买哪一类了。再说一下,对于玻璃材质也是有好有坏的,很多人认为玻璃都是一样是错误的想法。
2、奶嘴
奶嘴按大小上可以分为:标准径奶嘴,宽口径奶嘴,宽口径奶嘴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的主流。
在原料上来分就可以分为:硅胶奶嘴(呈透明状),橡胶奶嘴(呈黄色,硫含量极易超标),硅胶奶嘴又分为固体硅胶奶嘴和液体硅胶奶嘴,液体硅胶奶嘴比固体硅胶更加透明,更加柔软,目前是被采用最多的奶嘴原料。
根据开孔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6个流量。小圆孔(0-3个月)、中圆孔(3-6个月)、一字孔(3个月以上可调速)、Y形孔(6月以上)、十字孔(6个月以上变流量)、大圆孔(6个月以上)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硅胶和乳胶的,另外还有一种橡胶的。硅胶与乳胶相比,质地较硬,乳胶的很软,吸起来不费劲,但不经用,容易老化。可以根据每个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于奶嘴好坏的选择,还是和奶瓶一样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这儿说一下,当然不是说选择贵的就一定好,大部分人是对奶瓶和奶嘴材质的顾虑比较多,这儿给大家一个建议:可以选择大品牌的中低端产品,这样材质也有保障,价格也很经济。
3、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大致分为: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
矿泉水,顾名思义,是含有非常丰富矿物质的水,无论成人或幼儿,如果长期饮用某种矿泉水可能造成体内某种元素吸收过多而影响健康。
纯净水是指经过物理方法除去水中的工业污染物、微生物及杂质,同时也除去可利用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后的水。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会干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正是因为它的纯净,缺少了水里应该含有的益生菌等,长期饮用反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冲奶粉最好选用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即白开水。自来水经过消毒,或会有部分氯化物和亚硝酸盐的残留,因此,要煮沸3分钟进行除氯,冷却后在用来冲奶粉。
4、先放奶粉还是先放水?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人会说先放水,据我们了解,妈妈级别的人是这个做法,奶奶外婆级别的大多是先放奶粉。到底先加水还是先加奶粉?
先加奶粉再加水,这样冲调出来的奶粉不宜溶解,容易形成小块,奶粉浓度较高;先加水后加奶粉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先加水后加奶粉。
5、水温的选择
很多人的脑袋中都有这样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冲粉末状的东西时用的水越热越好。虽然水温越高,溶解度越高,但是奶粉中的很多活性物质可能被过高的水温杀死,营养价值会大大的降低。实际上,冲婴儿奶粉一定不能用开水。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开水的水温很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那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添加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奶粉,免疫物质的活性也会被破坏。当然了,冲奶粉的水温也不能太低,否则奶粉难以完全溶解,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过重的消化负担。一般来说,用40°C左右的水温冲奶粉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温度接近体温,爸爸妈妈冲奶粉前可用手背皮肤测试温度,感觉温热即可。
6、奶粉和水比列问题
这个一定要按照各品牌奶粉的说明来冲调,切记奶粉不能少量特别是加量,妈妈为了让孩子吃得饱,往往会在泡奶粉的时候多加一点奶粉把奶水泡得更浓一点,认为这样孩子会得到更充足的营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奶粉包装上的奶粉和水的配比是经过科学计算的,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长期饮用过浓的奶粉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一些宝宝在几个月时就被查处肾结石,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长期饮用过浓的奶粉造成的,妈妈一定要注意了。
7、奶粉的保质期
奶粉在开封后,尽量在一个月内进行食用,这个很多都能做到,因为宝宝一般在一周左右就会解决掉一罐。在冲调好奶粉后由于节约理念而让宝宝等待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食用,比如冲调了毫升,宝宝只喝了毫升,剩下的毫升放在那儿,等下次宝宝吃的时候再给宝宝吃,但是宝宝下次吃的时候大多是在4、5个小时后,这个过程奶粉暴露在空气中太久,会产生很多细菌或者变质。同样有部分妈妈为了晚上图省事,把泡好的奶直接放在温奶器中,这样晚上宝宝要是想喝奶就可以直接将温奶器中的奶拿给宝宝喝了。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短时间内未喝完的牛奶变凉,可以将装牛奶的奶瓶放进盛热水的容器内温热即可。因为时间太久或放冰箱需进行二次加热时切记不可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8、在奶粉中添加辅食
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更快的进入一天三顿或者不再起夜,往往会在奶粉中加入辅食比如米粉等,这个做法是错误的,而且对宝宝健康会造成伤害。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当婴儿患病服药时,家长不可将药物加到奶粉中给婴儿服用。
9、大力搅拌或摇晃奶瓶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我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很多爸爸会很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的打嗝,容易胀气吐奶。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至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一些爸爸妈妈知道冲奶不能摇晃奶瓶,于是又选用另一种方法加速奶粉溶解:用筷子或勺子搅拌。其实这是极不卫生的!筷子或勺子本身有很多细菌,奶粉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应尽量减少奶粉与外界接触。而且,用筷子或勺子搅拌会令更多的空气混入奶液中,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
10、换奶粉
有些宝宝刚开始吃奶粉的时候会吃得少,妈妈会误认为宝宝不太喜欢这个奶粉的味道,频繁更换奶粉品牌以便能找到宝宝喜欢的奶粉,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善,对每一种食物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不同的奶粉配方不尽相同,频繁更换奶粉可能导致宝宝腹泻或者呕吐。最好给宝宝固定一种奶粉品牌,即便真的要换也要循序渐进,先部分更换,慢慢过渡到完全更换到新奶粉。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吃过两三天后都没有不适的话,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适合转奶。
11、用米汤或者其他液体冲泡奶粉
为了让宝宝吃得“更营养”,很多妈妈会放弃用水来冲泡奶粉而用米汤来冲泡,这样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其他任何液体都不适合用来泡奶,米汤并不会使冲泡出来的奶粉更营养,反而会破坏奶粉中原本的营养素,得不偿失。
正确冲调奶粉流程和细节:(没WIFI也值得看)
·全文完·
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
南京白癜风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