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是在维护精密仪器宝宝肠套叠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主治医师
朋友深夜来电:“6月龄宝宝哭闹不止,是否是肠套?怎么办?急死了!”“别急!别急!宝宝今天解过大便吗?胃口怎么样?有无呕吐?让宝宝趴在大人腿上,宝宝双腿悬空,观察宝宝哭闹有无缓解”洁姐一下子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宝宝下午拉过大便,性状正常的,今天胃口挺好,晚上睡前开心得不得了,精神状态很好,不知怎么的?半夜突然大哭不止,抱起哄哄继续哭闹,头往后仰抱也抱不住,从来没有这样过。”妈妈边说也开始哭起来,过了5分钟,朋友又来电:“照洁姐的方法,妈妈拍拍宝贝小屁屁,宝宝不哭了,又睡了!”“继续观察,如果继续阵发性哭闹儿外科急疹检查。”洁姐挂了电话久久不能入睡,不知电话还会不会想起,早晨收到短信:王医生不好意思!昨天这么晚打扰您!实在手足无措,宝宝后来睡得挺好,凌晨喂过夜奶现在还在甜甜的睡,非常感谢!
肠套叠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以4-10个月婴儿最多见,2岁以后逐渐减少,男孩发病率约是女孩的2-3倍。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多数专家认为,肠套叠与小儿饮食的改变、腹泻、肠炎、全身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肠蠕动、功能紊乱有关。因为肠蠕动功能紊乱,产生了不规则的肠蠕动,极易使肠管的一段套入另一段,形成肠套叠。
宝宝肠套叠的主要病因有哪些呢?1:婴幼儿腹直肌不发达,所以肚子显得大,肠道的活动度又比较多,因此肠道不如成人稳定。2:婴幼儿添加辅食后,也就是开始吃离乳食品时,食物性质改变,使肠蠕动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容易出现肠道蠕动的功能紊乱。3:婴幼儿消化功能尚不健全,容易受环境、气候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导致肠道蠕动不规律。4: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5:婴幼儿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肠息肉、肿瘤、肠壁血肿或回肠远端憩室等,也会牵带肠壁为起点的肠套叠。有时肠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等,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洁姐看儿内科临床门诊时,9月龄宝宝腹泻就诊,腹泻2天伴有呕吐,接诊时检查腹部平软无包块,粪便化验诊断腹泻病,检查完毕爸爸抱起宝宝,我准备书写病史开药,宝宝突然尖叫哭闹起来,双腿屈膝往爸爸身上爬,屁股向后撅起,像只痛苦的小猴子,洁姐脑子里一闪而过“会不会肠套叠?”马上嘱咐家长放下宝宝,宝宝大哭不止,身体蜷缩起来,体检时中上腹可扪及一腹部包块,质偏硬,因为儿科中班没有急诊B超,儿外科会诊建议X线下空气灌肠诊断治疗,诊断结果“横结肠肠套叠”。这个临床表现深深地印在洁姐的脑海里,一提起“肠套叠”就想起那只“痛哭爬树的猴子”。
肠套叠常见的典型表现是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包块。
阵发性腹痛:由于婴幼儿尚不会诉说,故常表现为一阵阵哭闹不安,屈膝缩腹,双臂乱舞或用手抓按腹部,哭闹时似乎不敢使劲打挺,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数分钟后,腹痛缓解,小儿安静或入睡,间歇10-20分钟后,以上症状又反复发作。个别患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但不久后上述情况又重复出现。肠套叠早期,全身情况尚好,不发热,但有食欲不佳或拒吃奶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这时,小儿可出现高热、昏迷,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呕吐:腹痛发作以后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绝哺乳或拒食。到后期如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常见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便血:为肠套叠最重要症状之一。发病后4~12小时,就可出现紫红色或“猪肝色”大便,俗称“果酱样便”,并有粘液,有时为便中混合鲜血。
腹部包块:在病儿安静或熟睡时,腹壁松弛情况下,在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则肿块多在右上腹部或腹中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有“空虚感”。
宝宝出现上述表现,爸爸妈妈应该意识到,宝宝可能患了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儿期严重的外科急症,如果能早期就诊,通过腹部超声波确诊,非手术方法就可治疗,临床最常使用的为灌肠复位法。可以应用空气或氧气及钡剂灌肠法促使已套叠的肠管复位。但如果延误诊断,肠套叠的肠管会发生缺血坏死,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婴儿的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危害。
小儿急腹症可怕吗?真可怕!早期发现是关键,早发现就没辣么可怕!
未完待续,下周日洁姐发布:养育孩子不是在维护精密仪器——宝宝疝气是哭出来的吗?敬请期待,不见不散。
友情提醒:因为在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