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进

2016-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ICU内有80%的危重患者需要机械通气[1]。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能改善营养摄取,降低重症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相关因素[2]。胃肠内营养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了一种符合生理、经济、简便的营养支持方法,但也易发生反流、误吸、腹泻等并发症,又成为影响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如何进行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使患者尽快恢复氮平衡,预防或减少并发症,乃是护理的重点。

1.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1)机械通气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①机体可同时存在感染、发热、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甚至合并有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机体代谢总的结果为负氮平衡,呈现为分解消耗状态;②而异于正常生理的正压通气将对病人的胃肠道运动和能量需求产生影响,同时氧合的障碍也直接干扰着细胞的代谢过程;③若热量摄入不足,呼吸肌耗能增加,使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④各种精神因素如紧张、恐惧、萎靡不振,甚至昏迷等也可导致食欲下降。⑤同时营养不良又会导致呼吸肌做功无力,肺顺应性下降,严重影响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呼吸机的依赖性增加,使患者难以脱离机械通气,产生恶性循环[3]。

(2)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预防和减少呼吸肌群的萎缩及功能减退,以维持呼吸肌收缩力;积极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增加或改善呼吸机的质量和功能。从而大大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撤离呼吸机的可能性。

2.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反流、误吸:误吸为肠内营养中最危险的并发症,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带来严重后果。有报道:鼻饲引起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43%。

1)采取合适的体位。对于无禁忌证的患者,输注过程保持头部抬高30-45℃是较安全的体位,使胃内食物通过重力作用进入小肠,促进胃排空,防止食物返流而发生误吸。采取30-35°床头角度是最安全的鼻饲角度,有助于防止误吸发生,床头角度<30°,呛咳发生率显著增高[4]。

2)选择合适的喂养管和合适置管深度。选择鼻肠管肠内营养,或选择内径小、柔韧性好的鼻胃肠管置入胃内延伸7-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则注入的食物不易返流。

3)严密监测胃残留量。每4h抽吸1次残留量,若胃潴留量≤ml,可维持原速度;若≤ml则加快输注速度20ml/h;若≥ml则暂停输注或减缓输注速度,或喂养后2h,胃内残留ml以上,可考虑为胃潴留,并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可给予胃肠动力药。

4)肠内营养时其他注意事项:①妥善固定.防止呕吐、咳嗽、吸痰导致胃管改变位置,鼻饲前应验证胃管位置正确。②鼻饲前吸尽气管内的痰液,鼻饲后30分钟内不可翻身、吸痰,可避免患者呛咳引起为内容物反流。③每次鼻饲前必须监测气囊压力,保持25-30cmH2O,过大时可压迫气道粘膜致缺血坏死,过小时可导致反流物,分泌物流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④危重症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未恢复,蠕动缓慢,应用营养泵恒速输入,可避免鼻饲过快导致胃内容物潴留而引起误吸。

(2)腹泻:肠内营养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腹泻,其发生率大约为60%[5]。

1)调整好营养液的“三度”,即浓度、温度及输注速度。①鼻饲营养液浓度太低,可致胃肠道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引起腹泻。②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鼻饲营养液的温度应恒定,可采用加温装置将温度维持在37-38℃为宜。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能根据患者的胃肠道适应能力,精确调控各参数,避免肠道刺激,有利于肠内营养吸收,降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即使较长时间需要肠内营养,患者也能适应和配合[6]。输液加温器采用电子控温对营养液进行管外加温,使输入人体内的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和肠内的温度相当,避免对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营养液的吸收,而且具有升温快、易携带、使用简单方便和安全等优点[7]。③使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从慢到快,鼻饲总量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让患者逐步适应。在开始实施的1-2d内,每日总量控制在ml左右。最初以30-50ml/h速度滴注,以后逐渐加快。

2)营养液配制要保持清洁无菌,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的液体应放入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营养液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8h,肠内营养管每日更换,避免人为引起肠道感染[8]。

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营养液配方。乳糖酶缺乏患者宜选乳糖含量较低的营养液如维沃、百普力、能全力等,对因肠内菌群失调的腹泻患者,在营养液中增加嗜酸乳酸杆菌制剂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9]。

(3)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部粘膜损伤是长期经鼻咽食道进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1)护理过程中正确地固定喂养管,并记录喂养管的长度并标记,用黏性强的3M绸质的管道胶布,撕成Y型将胃管固定在鼻部,再加用一条胶布将胃管固定在面颊部,胃管尾端置于枕头边,可减少牵拉,防止患者轻易触到管道而自行拔管。躁动患者给予约束双手,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2)选择合适的喂养管,可减少对鼻咽部粘膜的刺激。一般成人选用14号管,胃管过粗,易引起反流;过细,管腔过窄易堵塞。选择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喂养管可放置6-8周,患者耐受性好,可减少更换的次数,重新置管时最好更换鼻孔。

(4)管道堵塞?常见原因为:营养液过于粘稠;输入速度过慢;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输入毕未冲洗胃管,营养液中的蛋白质凝固[10]。

1)鼻饲给药时,药物应充分研碎溶解,用药前后冲洗管道,以防药物堵塞管道或营养液与药物相互作用形成凝块堵塞管道。

2)输注营养液时,为防管道堵塞,将营养液摇匀,持续输注期间加强观察,输入完毕需用30-50ml温开水冲洗胃管,保证胃管内无营养液滞留,保持管腔壁的光滑,以免造成堵塞。

3)给予黏性较大的营养液或喂养速度较慢时,使用营养泵辅助。

3.小结

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已成为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且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符合生理状态,可维持肠道完整性,避免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发生率等。因此,进行胃肠内营养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策,预防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以高质量的护理保证营养支持发挥其最大效应,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魏琼,董津平,李惠敏,等.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8,25(4B):58-59.

2梁娟.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9,7(1):7-9.

3滕金红,王红香.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6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7,13(16):61-62.

4赵晋瑞,刘成象.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J].护理研究,8,22(6):-.

5张丽萍.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4.

6柴丽萍,吴玉兰.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9(17):-.

7任凌云.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7(10):-.

8熊敏,盛琍,李晓如.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17(21):33-34.

9赵媛媛,张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11(3):-.

10张红.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10(4):-.

文献来源:

宋丽梅.(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进展.

大家健康.,7(4):-









































白癜风饮食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jj/10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