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肠超声内镜检查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201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华消化杂志,,38(3)魏珏沈杰胡志前阮灿平曾欣谢渭芬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3]。在欧美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4位和第2位[4]。在上海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胃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肿瘤[5]。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1/3,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是根治直肠癌的最有效方法[4,6]。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肠超声内镜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7],包括术前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neoadjuvantchemoradiationtherapy,CRT)等,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本研究依据病理分期,拟探讨经肠超声内镜检查对直肠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年1月至年1月于上海第二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并完成超声内镜检查的例患者,其中39例未收住入院,18例未行手术治疗,27例病史资料不全,故最终纳入例患者。例患者中,男例,女7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版)》中的直肠癌诊断标准[8];②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排除标准:①晚期直肠癌未能行根治手术者;②因直肠癌导致肠腔梗阻,超声内镜不能通过该部位完成检查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CZXH)。
二、研究方法
1.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行肠镜检查。在患者完成肠道准备或清洁灌肠后对其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采用奥林巴斯CV-SL超声内镜系统。常规插镜、观察,确定病变部位后采取水充盈法,同时调整肠镜位置,清楚呈现病变目标的超声图像,记录部位、大小、深度、形状和回声特点等。
2.TNM分期:
参照《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版)》中的TNM分期标准[8]。局部浸润深度T分期:T0为无原发肿瘤证据;Tis为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仅侵犯黏膜固有层;T1为侵犯黏膜下层;T2为侵犯固有肌层;T3为穿透固有肌层到达直肠旁组织;T4为穿透腹膜脏层,直接侵犯或粘连其他脏器或结构。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N0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为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为4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0判定为N(-),N1、N2判定为N(+)。存在远处脏器受累M分期:M0为无远处转移,M1为有远处转移;M2a为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M2b为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及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腔转移。术前进行临床TNM分期,其中T分期和N分期依据超声内镜检查判定,M分期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术后TNM分期依照手术情况、病理结果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按照TNM分期标准,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其中0期和Ⅰ期为早期,Ⅱ期、Ⅲ期和Ⅳ期为进展期。
3.分组和观察指标:
根据直肠癌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例患者分成直接手术组例和术前CRT+手术组4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高危因素、血液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kappa检验对多分类变量做一致性评价,kappa值越接近1表示一致性越高,0.7为一致性较好,0.4~0.7为一致性一般,0.4为一致性较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例直肠癌患者中,男女比为1.62∶1,发病年龄为25~8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9.9±10.6)岁;便血例(73.0%),排便习惯改变83例(40.7%),为主要症状;例(62.7%)患者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7例(3.4%)有肿瘤家族史,4例(2.0%)有肿瘤个人史,59例(28.9%)有吸烟史,48例(23.5%)有饮酒史;24例(11.8%)合并2型糖尿病,68例(33.3%)伴高血压,52例(25.5%)有结直肠多发和(或)单发息肉,14例(6.9%)曾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手术史,11例(5.4%)有阑尾切除史。经术后组织病理明确,例患者中,乳头状腺癌和(或)管状腺癌例(77.9%);黏液腺癌27例(13.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2.5%);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各1例(0.5%);11例(5.4%)术前经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为腺癌,但行综合治疗后手术标本未见肿瘤细胞。
二、血液肿瘤标志物对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诊断价值
见表1,直接手术组患者的CEA和CA19-9在不同T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8.,P=0.;Z=10.,P=0.);术前CRT+手术组患者的CEA和CA19-9在不同T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纳入患者的CEA和CA19-9在不同T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3.,P=0.;Z=10.,P=0.)。
表1
例不同T分期直肠癌患者的血液肿瘤标志物比较±s)三、超声内镜检查对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诊断价值
见表2,与术后病理相比,直接手术组超声内镜检查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81.9%(/),诊断Tis、T1、T2、T3和T4的准确率分别为3/4、11/13、82.1%(32/39)、91.1%(41/45)和74.1%(40/54),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P0.01);术前CRT+手术组超声内镜检查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34.7%(17/49),诊断T2、T3和T4的准确率分别为1/13、2/7和14/16,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P=0.)。
表2
直接手术组和术前CRT+手术组采用超声内镜检查和术后病理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比较(例)见表3,与术后病理相比,直接手术组超声内镜检查评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0.3%(/),诊断有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40.7%(24/59)和88.5%(85/96),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P0.01);术前CRT+手术组超声内镜检查评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51.0%(25/49),诊断有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5/11和52.6%(20/38),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P=0.)。
表3
直接手术组和术前CRT+手术组采用超声内镜检查和术后病理判断区域淋巴结N分期的比较(例)四、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早期和进展期直肠癌的价值
例直接手术组患者中,术前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进行分期,其中早期48例,进展期例;术后依据病理、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分期,其中早期45例,进展期例;术前、术后分期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P0.01)。
讨 论
男性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1]。本研究中,男女比为1.62∶1,平均发病年龄为(59.9±10.6)岁,低于Torre等[9]报道的全球发病年龄。本研究中,患者最常见症状是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绝大多数患者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与直肠癌密切相关。因此,尽早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减少直肠癌的发生,注重预警症状、肿瘤标志物、粪便隐血筛查和肠镜检查能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出率[10,11,12]。
直肠癌治疗前的评估主要依靠超声内镜、CT、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