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讲解之胃肠道七小儿肠套叠

2018-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检查方法:患儿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进行常规腹部检查,重点检查右上腹,探及病灶后再用高频探头探测。行纵切面并横切面联合探测,注意观察肠套叠的部位、形态、大小,用CDFI观察肠套叠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同时观察肠套叠近端肠管有无扩张,腹腔及肠间隙有无积液,测量肠套叠鞘部和套入部大小。

声像图特征:肠套叠部位横切面呈“同心圆”征(图1),外围轮廓光滑完整,呈高回声,为套叠鞘部浆膜层,其内为反折壁的肌层与鞘部肌层所形成的低回声带,中心圆呈高低相间混合回声及弥漫高回声,轮廓不规整,这些图像表现是由于套入部肠管形成反折的浆膜及内层粘膜相互重叠挤压所致。纵切面呈“套筒”征(图2),为多层低、中回声相间的对称平行结构。肠套叠套入部除了肠管回声,还可见椭圆型中心呈强回声,周边呈低回声的淋巴结(图3),类圆形内部血流丰富不均匀中等回声的肠息肉(图4)

讨论:肠套叠起病急、进展快,患儿表现为突然发作、反复出现的间歇性腹痛、哭闹、呕吐、血性黏液便。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约95%的小儿肠套叠属原发性,在腹腔内套叠的肠段周围难以找到显著的器质性病变,5%的小儿肠套叠是继发性,为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血肿、系室等)引发的继发性肠套叠。肠套叠患儿就诊后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将套入部肠管复位,易造成肠管坏死、穿孔甚至危及生命。肠套叠原因至今未明,近年来报道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后造成肠壁淋巴滤泡增生,肠壁相对增厚,局部肠管处于痉挛状态,容易作为肠套叠的起点被推入远端的肠腔造成肠套叠。此外病毒感染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压迫或牵拉肠腔,造成肠蠕动不协调而诱发肠套叠。肠息肉也可造成肠蠕动受阻及蒂柄牵拉肠壁而诱发肠套叠。

鉴别诊断:肠套叠应与腹型过敏性紫癜、排空的胃窦部、肠道肿瘤等相鉴别。肠道肿瘤纵切面呈“假肾”征,但横切面无“同心圆”征;腹型过敏性紫癜可造成肠壁水肿,横切面可见到“同心圆”征,但腹型紫癜仅有肠壁水肿而未套入部肠管形成反折的浆膜及内层粘膜,所以缺少弥漫高回声的中心圆结构,而肠套叠一定有中心圆结构;排空胃窦部切面有时也可形成“同心圆”征,从静止图像上很难与肠套叠区别,但动态图观察,如为胃窦切面的?同心圆#征在观察数秒后可见随着胃蠕动波不断出现,“同心圆”大小、形态处在变化之中,而肠套叠所致“同心圆”则固定不变。

来源:爱飞优超声

加入的微社区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hlcs/17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