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鸡病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辱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发。肉用鸡发病多见-8周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
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饲料的突然更换等均会诱发本病。该病多为散发,一般死亡在1%以下,严重的可达%以上。
一、临床症状有时排黄白色稀粪,有时排黄褐色糊状臭粪,有时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秸膜组织;食欲严重减退,减食可达5O%以上。
二、剖检变化
急性爆发时,病死鸡呈严重脱水状态,刚病死鸡打开腹腔即可闻到尸腐臭味。主要病变集中在肠道,尤以中、后段较为明显。病死鸡以小肠后段秸膜坏死为特征。
小肠显著肿大至正常的~3倍,肠管变短,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肠壁变薄,肠腔内充盈着灰白色或黄白色服样渗出物,和膜呈严重纤维素性坏死。
本病与小肠球虫合并感染时,除可见到上述病变外,在小肠浆膜表面还可见到大量针尖状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小点,肠内充满黑红色服样渗出物,粘膜呈现更为严重的坏死。
三、鉴别诊断根据临诊表现、剖检病变等特点,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溃溃疡性肠炎和小肠球虫相区别。溃疡性肠炎是由肠梭菌引起,特征性肉眼病变为小肠后段和盲肠的多发性坏死和溃疡,以及肝坏死;坏死性早肠炎病变则局限于空肠和回肠,肝脏和盲肠很少发生病变,藉此可把.
二者区分开来。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3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另外,通过粪便涂片检查有无球虫也可得到鉴别。由于球虫常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所以应特别加以注意。
四、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泰乐菌素、利高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世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效果。由于鸡坏死性肠炎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抗球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