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的防控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鸡育雏阶段,常发生沙门氏菌和球虫、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本病常发于3-10日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小鸡表现为哀叫,站立不稳或卧底不起,全身振颤,晃脑袋。拉鱼肠样粪便,白色粪便增多,有时有黑色粪便,普遍有过料现象。个别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肛门附着白色粪便。
剖检:肠黏膜增厚,肠道程节状(粗细不均),腺胃乳头肿胀,气囊增厚,严重的拌有黄色干酪样分泌物,病程稍长的分泌物延伸到肺,最后导致心包炎,肝脏发黄,有灰白色坏死点,个别鸡肾肿。
分析:雏的质量不好,造成沙门氏菌感染,继发的球虫、大肠杆菌等。
预防措施:在鸡雏开口时使用(只鸡/袋)连用4天,可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饮水,提高抵抗力、促进卵黄的快速吸收。
治疗措施:上午使用自由饮水,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效果相当好,连用4-5天。下午使用自由饮水,对小肠球虫感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3-4天可痊愈。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北京中科中医院